一份“暫停拿地”內部文件的傳出,讓富力地產再度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暫時放棄未來、僅著眼當下,是該公司負債高企、銷售疲軟的無奈之舉。
富力地產曾貴為“華南五虎”之首,卻在最近10年里接連踏空行業(yè)風口,這家老牌房企究竟錯過了什么?
連續(xù)踏空行業(yè)風口
斑馬消費梳理發(fā)現,相比國內其他房企,富力地產(02777.HK)在最近10多年來的策略有點“錯亂”。
2007年,富力地產實現銷售額161億元,僅次于萬科、綠地和中海,位居行業(yè)第四。
當年,公司宣布住宅和商業(yè)地產平行發(fā)展,向商業(yè)地產開發(fā)商傾注大量資金,讓公司凈負債率達到139.5%。商業(yè)地產投入資金大、回報周期長,公司現金流被拖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公司資金鏈緊繃。
2009年,國家出臺4萬億刺激措施,公司未能及時抓住機會發(fā)展住宅產品,被恒大等房企后來居上甩在身后。2010年至2012年,富力地產銷售規(guī)模維持在300億元左右。
2012年,國內一二線城市住宅市場成交量逐漸攀升,大多數房企業(yè)績集體飄紅,公司反其道而行,在二三四線城市瘋狂拿地。
2013年,公司拿地耗資430億元,不湊巧的是,當年全國樓市調控升級,樓市成交寡淡,公司業(yè)績慘到冰點,實際協(xié)議銷售額342億元,僅比上年多出20億元。
之后,公司在一級土地市場一度沉寂。在2014年至2016年,一些熱點城市迎來發(fā)展的最好時機,公司謹慎保守的拿地與市場開拓策略,又一次失去快速“崛起”的機會。
2015年,熱點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購買力釋放之后,房價上漲較快,中指院數據顯示,當年樓市總成交量同比增長20.56%。
2016年在“去庫存”背景下樓市再迎新一輪上漲,當年公司終于獲得突破,實現銷售金額608.6億元,同比增長12%。
2017年,公司做出讓外界看不懂的策略,斥資199億元一口吞下77家萬達酒店,并接盤萬達海外兩個項目耗資數十億。富力一躍成為全球最大豪華酒店業(yè)主,直接導致公司凈資產負債率持續(xù)攀升至169.6%。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富力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