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毛利率下行銷售成本攀升 飛鶴香港IPO這些數據需留意

  業(yè)內分析人士認為,從其當前收入結構來看,很大程度上將受制于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發(fā)展。

  飛鶴披露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國內品牌持有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份額(以零售價值計)由2014年的45%提高至2018年的46.6%,預計至2023年末增加至52%。但報告同時指出,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零售銷量由2014年的876千噸增加至2018年的1209.1千噸,復合年增長率為8.4%,由于出生率下降,估計于2018年至2023年起會經歷略微較低的增長,復合年增長率為3.8%;零售價值方面,由2014年的1605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245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2%,于2018年錄得雙位數增幅(14.4%)后,預計未來增長將會放緩,將按6.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23年的3427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根據上述數據進行粗略計算,得出國內品牌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上的零售價值由2014年的722.25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141.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13%,預計2023年增至1782.0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放緩至9.31%。

  飛鶴最為看重的超高端市場亦不例外。按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超高端產品市場零售價值由2014年的109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41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9.5%,預計2023年將達到90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降至16.9%。

  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

  由于超高端產品的毛利率較高,過去幾年,隨著這一產品系列在收益中所占比重的持續(xù)上升,飛鶴的整體毛利率得以大幅提高,由2014年的47.8%逐步提升至2018年的67.5%。不過,2019年一季度,整體毛利率有所回落,為64.1%,較2018年一季度下降了5.2個百分點,亦低于2018年全年水平。

  對于毛利率的下滑,飛鶴表示,主要是因為有相對較高毛利率的超高端星飛帆產品系列在2019年一季度的銷售占比減少。數據顯示,超高端星飛帆的收益占比由2018年一季度的46.2%降至2019年一季度的43.8%。

  這固然是原因之一。

  《投資時報》研究員同時注意到,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是,飛鶴產品線中,包括星飛帆在內的多個產品類別的毛利率,均在2019年一季度出現下降。

  具體來看,與2018年一季度相比,超高端星飛帆系列的毛利率下降12.2個百分點至2019年一季度的71%;超高端臻稚有機系列的毛利率下降2.3個百分點至2019年一季度的65.9%;高端產品系列的毛利率下降1.2個百分點至2019年一季度的65.4%;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的毛利率下降1.5個百分點至2019年一季度的58.9%;營養(yǎng)補充品毛利率則下降1個百分點至2019年一季度的52.8%。只有其他乳制品板塊的毛利率有所上升,由2018年一季度的11.6%提高至2019年一季度的33.1%。

  需留意的是,飛鶴的銷售成本在大幅增加。

  由于原材料成本的增加,飛鶴的銷售成本從2018年一季度的6.05億元增長63.6%至2019年同期的9.89億元,成本增幅遠高于收益增幅。將銷售成本拆分來看,鮮奶、乳清粉、脫脂奶粉等原材料成本以及間接生產成本的增幅均超過五成,包裝材料成本增長49.93%,而勞工成本增長近兩倍。

  鮮奶是飛鶴用于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2014年—2018年其鮮奶成本占總銷售成本的比例依次為33.6%、35.1%、33.7%、31.8%、26.4%,2019年一季度占比為27%,為銷售成本中比重最大的組成部分。飛鶴主要依賴數量有限的乳制品生產商供應鮮奶,其中最大的供應商為原生態(tài)集團。飛鶴向原生態(tài)集團采購酸奶的每噸平均價格2016年—2018年分別為3986.8元、3965.3元、3933.7元,而2019年一季度為4069.8元。飛鶴2019年一季度銷售成本中鮮奶成本同比增長59%。

  飛鶴營養(yǎng)補充品板塊的銷售成本在2019年一季度亦有近30%的增幅。專注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主業(yè)的同時,飛鶴開始尋求業(yè)務多元化,以圖打破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的局面。

  2018年1月,飛鶴收購Vitamin World的零售保健業(yè)務,進入營養(yǎng)補充品領域。但該業(yè)務當前仍未有太大貢獻,2018年度、2019年一季度收益分別為6.42億元、1.58億元,在飛鶴總收益中的占比分別為6.2%和5.7%,其中一季度增長26.9%,不及其他產品板塊的增幅。利潤上更是形成拖累,飛鶴披露的數據顯示,Vitamin World于2018年度、2019年一季度分別凈虧損1.86億元、0.24億元。

  “重營銷輕研發(fā)”遭詬病

  盡管飛鶴在上市申請文件中強調了研發(fā)的重要性,但仍被外界詬病為“重營銷輕研發(fā)”。

  2018年以前,飛鶴的研發(fā)成本較低,2014年—2017年依次為0.12億元、0.11億元、0.14億元以及0.15億元,僅相當于同期收益的0.34%、0.31%、0.37%、0.25%。2018年,飛鶴的研發(fā)成本增加至1.09億元,2019年一季度為0.3億元,與同期收益之比分別達到1.05%、1.07%。

  相比之下,飛鶴在營銷上的開支可謂大手筆。2016年—2018年,其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為13.7億元、21.39億元,36.61億元,均超過同期收益規(guī)模的35%,2019年一季度為6.65億元,相當于同期收益的24.11%。

  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主要包括廣告費用、宣傳費用、線下活動開支、物流及倉儲以及雇員薪金、花紅及福利,其中在廣告費用、宣傳費用上的開支占了一半左右。

  從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在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中,廣告費用、宣傳費用的占比分別達到24.3%和26.6%,合計占比50.9%。此外,員工薪金、花紅及福利的占比也達到13.1%。

  來源:《投資時報》研究員  黃鳳清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飛鶴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