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維他命飲料的爭奪再起波瀾。
10月24日,泰國天絲一方,以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名義宣布:鑒于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營業(yè)期限業(yè)已屆滿,泰國紅牛已于2018年10月15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
紅牛在中國市場身份特殊:泰國許氏家族(天絲醫(yī)藥集團)擁有紅牛商標授權,中國市場則是由華彬集團一手締造。雙方合作多年,直到2016年,泰國天絲與嚴彬嫌隙產生,從商標授權到利潤分配等問題爆發(fā),雙方之間現存在多起訴訟。
雙方爭議焦點之一是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紅牛中國)的經營期限,工商資料顯示,這家公司營業(yè)期限于2018年9月29日到期。
泰國天絲一方稱從未在任何情況下同意過延長紅牛中國的經營期限,其經營期限已經屆滿,應當進行清算。
10月24日,泰國紅牛表示,他們花費數年的時間和嚴彬進行談判,但仍未能就長期存在的問題達成公平、友好的解決方案,不得不依法提起強制清算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泰國紅牛方面宣布,在清算期間,為了確保“紅牛”在中國長久的發(fā)展,決定啟用新的合作伙伴和運營模式。
矛盾另一方也正通過法律途徑爭奪紅牛。10月16日,紅牛中國經營者、華彬集團創(chuàng)始人嚴彬發(fā)表聲明,稱已委托律師團隊,依據1995年11月10日簽訂的“五十年協議”等合同內容,通過法律程序捍衛(wèi)權益。
10月16日,嚴彬發(fā)長信反駁清算,并首次解釋“五十年協議”。他表示1993年,泰國天絲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許書標在海南開辦工廠,希望將紅牛飲料引入中國,因一直無法取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始終未能啟動投產,遂擬放棄經營。許書標與嚴彬相識,1995年,雙方商定五十年合作原則,由嚴彬先生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自行解決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問題;許書標在紅牛中國五十年經營期限內,通過向紅牛中國銷售香精等原材料獲取利潤,并確保五十年內僅紅牛中國有權在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
而公司營業(yè)期限之所以會在2018年9月29日到期,是因為紅牛中國設立時,恰逢1995年《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頒布實施,營業(yè)期限在辦理工商登記時暫只能記載為二十年。后紅牛中國于1998年遷址北京,期限仍登記為二十年。2002年,前述外商投資限制已被取消,紅牛中國營業(yè)期限可直接登記為五十年。在2002年政策限制取消時,公司未曾考慮過有即刻重新辦理營業(yè)期限登記手續(xù)的必要性,只待2018年公司營業(yè)期限正式屆滿時,落實延期登記手續(xù)。嚴彬將雙方矛盾歸因于2012年許書標的去世,許氏家族子女十一人對五十年協議確定的合作關系產生嚴重分歧。
騰訊新聞《一線》作者李偉
搜索更多: 紅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