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第一天,一場近百億的土拍打響上海樓市第一槍,“大宗交易”的主角正是萬科。
上午,徐匯區(qū)虹梅街道一宗商住辦地拍賣出讓,僅兩輪競價,萬科間接附屬公司上海鑫僑高置業(yè)有限公司以98.63億元成功摘得地塊,樓面價達2.76萬元/平米,溢價0.13%。
據地塊出讓文件顯示,該宗地土地面積為11.83萬平米,合計117畝,由徐匯區(qū)虹梅街道5幅地塊組成,又是一宗巨無霸地塊。令人關注的是,該地塊臨近12號線及在建的15號線桂林公園站,周邊布局有漕河涇開發(fā)區(qū)相關園區(qū),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
不過,該地塊的要求也較為嚴苛。
該地塊所有商業(yè)部分要求自持不少于20年,辦公部分的不低于50%的建筑面積亦需自持不少于20年;住宅部分更是要求按出讓年限自持建筑面積不低于30%用于租賃住房,套數(shù)不低于550套。此外,該地塊對于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建要求同樣嚴格,總計建筑面積不少于4.5萬平米,用于體育文化養(yǎng)老設施建設。
在招商運營方面,地塊要求引入至少一家經國家發(fā)改委、國家科技部等部委認定的國家級“企業(yè)技術中心”。同時,須在地塊內引入兩家及以上具有資質的眾創(chuàng)空間運營機構,推進“品牌化、專業(yè)化、國際化”眾創(chuàng)空間建設。
據悉,該地塊此前吸引了26家開發(fā)商咨詢。而正式競拍當天,卻僅兩輪便速戰(zhàn)速決,落入萬科囊中,幾乎以底價成交。
可以看出,該地塊雖然身處黃金位置、體量大,但起拍底價高、自持比重高、租賃住房數(shù)量大、配建設施面積大以及招商需求高等硬性要求,還是給開發(fā)商的資金能力、開發(fā)能力帶來一定挑戰(zhàn)。
最后,還是萬科將這一“硬骨頭”啃下。此外,同一天,萬科再以6.61億元摘得石家莊藁城區(qū)地塊,出讓面積6.06萬平米,溢價率9.2%。據此,萬科在8月1日便闊綽出手,豪擲105.24億元拿地補倉。
而回顧近半年,萬科在拿地市場上絕對稱得上是主角之一。
單單六月,萬科斬獲43 個新土地項目,其中39個為新增土地項目,4個為物流地產項目。拿地面積上,單月新增土地項目計容建筑面積達725 萬平米,同比增長89.4%;拿地成本上,單月拿地總金額341 億元,同比增長74.3%。
據此前萬科披露數(shù)據,今年1-6月,萬科新增土地項目權益建筑面積分別為115.5、276.1、95.2、221.24、183.2、465.8萬平米。對比而言,前5月拿地權益建筑面積均處于低位,其中3月份更是不足100萬平米。此外,前5月平均拿地項目僅17.6個,平均拿地支付權益價款98.04億元。
很明顯,從6月份起,萬科在拿地上有著加速補倉的趨勢。而最近的7月,萬科在拿地上的動作同樣不少。
其中,7月13日,在寧波三地長達9小時的競拍中,萬科擲30億元奪得兩宗。7月23日,萬科以17.24億元競得大連體育新城板塊居住用地;同天下午,萬科再擲29.5億元拿下上海青浦區(qū)徐涇北地塊,樓面價3.3萬元/平米。7月25日,經9個多小時370輪競價后,萬科以總價22.37億元競得浙江臺州一宗商住地塊,樓面價4786元/平方米,溢價率21.97%。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