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至今,投資收益更是大幅增長,這幾年,投資凈收益分別為18.69億元、45.07億元、81.02億元、94.97億元、96.19億元、69.06億元,今年一季度為11.48億元。
對比數據發(fā)現,投資收益基本上是公司凈利潤的主要來源,以2015年至2017年三年為例,投資收益占公司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95.42%、93.52%、96.76%。
2017年,長安汽車的營業(yè)收入小幅增長,凈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就是投資收益減少了27.13億元,同比下降28.20%。同樣,今年一季度,營業(yè)收入兩位數增長而凈利潤大跌四成,其中,投資收益為11.48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22.23億元減少了10.75億元。
除了上述投資收益,長安汽車還“踩雷”西南證券。
近年來,西南證券風波不斷,其總裁兩次被約談。二級市場上,股價一年之間跌幅近四成,兩年腰斬。
而在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中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長安汽車曾于1999年出資5000萬元入股西南證券,上市之后,歷經送轉股,目前,公司持有西南證券3550萬股,持股比為0.76%。
令人意外的是,長安汽車并未分享到西南證券的上市盛宴。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5000萬元投資9年后的賬面價值為1.55億元。
長安汽車在今年一季報中披露,公司其他綜合收益為0.53億元,較年初0.83億元下降35.68%,主要是所持西南證券股權公允價值變動減少。
銷量持續(xù)下降 多款車型遭投訴
經營業(yè)績大幅下滑或源于公司汽車銷量持續(xù)下降。
長安汽車披露的今年4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公司汽車產量為19.95萬輛,比去年同期的21.43萬輛少了1.48萬輛。前4個月累計產量81.80萬輛,略低于去年同期的94.92萬輛。同樣,銷量也在下滑,4月份銷售18.67萬輛,雖然高于去年同期,但今年前4個月合計銷售84.50萬輛,同比減少15.56萬輛,降幅為15.55%。
去年,長安汽車的產銷量也在下滑。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產量為281.48萬臺,較2016年的304.21萬臺,減少了22.73萬臺。銷量為287.25萬臺,較上年的306.34萬臺減少了17.09萬臺,降幅為6.23%。
汽車銷量大幅下滑,而公司遭受的投訴卻不少。
第三方投訴網站數據顯示,關于長安CS75的投訴高達3206個,最近30天的投訴達到298個。投訴的典型問題為機油增多、油耗高、排氣故障以及召回方案不合理等。此外,曾經的暢銷轎車長安逸動,也頻頻被吐槽車身生銹、漆面起泡開裂等問題。
業(yè)內人士稱,長安汽車銷量下滑,除了受汽車行業(yè)增速放緩影響外,也與自身部分產品結構老化及產品質量等因素相關。
其實,長安汽車在研發(fā)投入方面還是下了本錢的,其研發(fā)人員超過7000人,2017年的研發(fā)投入為36.31元,占當年凈利潤的50.88%。在新能源布局方面,公司曾宣布啟動新能源全新戰(zhàn)略,向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tǒng)燃油車;蛟S,這些投入尚未轉化為產銷量。
此外,長安汽車的毛利率也在下滑。2016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為17.89%,2017年為13.31%,下降了4.58個百分點。
長安汽車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增長率自2016年以來一直為負數。2016年至今年一季度,這一指標分別為-57.77%、-159.90%、-39.06%。其中,2017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3.70億元。
來源:長江商報 記者 魏度 實習生 萬少清 共2頁 上一頁 [1] [2] 旗下品牌月均銷量不足兩百輛 長安汽車業(yè)績被拖累 糟糕年報連著最差季報 長安汽車股價滑向歷史冰點 長安汽車利潤大跌三成 長安福特成拖累自主品牌陷落 長安汽車股權疑云:混改、央企合并還是減少管理層級? 長安汽車召回機油增多車輛 但車主并不認可解決方案 搜索更多: 長安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