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末,海馬汽車發(fā)布2017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虧損金額高達9.4億-10.4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0%;今年2月末,海馬汽車發(fā)布1月份銷量,依然不見任何起色,2018年1月份總計銷售9805輛新車,與去年同期相比,遭到腰斬,下滑幅度達到51%。
業(yè)績與銷量的雙雙下滑,在自主品牌的追逐戰(zhàn)中,海馬汽車已經被吉利、長安和廣汽等廠家,遠遠地甩在身后。
海馬汽車于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旗下有海馬轎車有限公司、海馬商務汽車有限公司、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研發(fā)有限公司、海南金盤實業(yè)有限公司等。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海馬汽車的核 心問題出在羸弱而陳舊的產品序列上,但是,時至今日,海馬汽車依然沒有作出實質性的改變。未來3年,自主品牌車企的競爭主要還是在內部廝殺,暫且波及不到德系、韓系、美系、日系,這就意味著海馬汽車必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形勢。
留給海馬的時間顯然已經不多,如果海馬不能抓緊時間,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未來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已然越來越高。
慘淡銷量拖累業(yè)績
2012-2016年,海馬汽車的凈利潤都在2億元左右,甚至2013年還達到了將近3億元,但是,2017年這一年超過500%的虧損幅度,直接把前5年賺的錢全部賠了進去。今年1月26日,海馬汽車發(fā)布預虧9.4億-10.4億元的年報后,1月29日股市周一剛開盤,海馬汽車股價一下子大跌9.64%,創(chuàng)下近兩年來的新低。按照16.45億股本計算,市值當日蒸發(fā)6.8億元。截至2月26日收盤,海馬汽車股價為3.71元,近一年累計下跌41.8%,收益在A股25家上市車企排名倒數第一,上汽集團、比亞迪、宇通客車的同期漲幅則都超過了20%。
海馬汽車如此慘淡的經營業(yè)績,最主要的原因是銷量的銳減。去年,海馬汽車累計銷售14萬輛新車,對比30萬輛的年初目標,完成率還不到一半?梢哉f,海馬汽車的全線車型銷量全部大幅下跌,其中S5、S7等SUV車型下跌26.4%,特別是由鄭州海馬生產的明星車型S5的銷量約為7.02萬輛,同比跌幅為32%;M3、M6、M8等轎車銷量同比大跌48.5%;V70等MPV車型下降23.9%,就連福美來7座版也同樣表現不佳,全年銷售0.87萬輛,同比跌幅達到25%。
福美來曾經是與現代伊蘭特、別克凱越一起被稱為“新三樣”的熱銷產品,如今落得一敗涂地。隨著自主品牌精品車型不斷涌現,海馬汽車的轎車產品幾乎已經到了退市的邊緣。海馬S7雖然是緊俏的緊湊型SUV,2017年的銷量卻只有1.6萬余輛,這個數字不過是哈弗H6等一線緊湊型SUV十天到半個月的銷量。就同級競品而言,無論是長城的哈弗H6,還是長安的CS75、吉利的博越,甚至傳祺的GS4,都已經領銜海馬S7半個身位,后者在產品品質、配置以及顏值等方面,和一線主流的SUV完全拉開了差距。同樣,海馬S5等其他產品也面臨這樣的窘境。
今年1月份,海馬汽車的總體銷量再次遭到腰斬,同比下滑達51%,包括轎車、SUV、MPV在內的各個細分車型均呈現出銷量快速下滑的態(tài)勢。其實,由于今年春節(jié)在2月份,受消費者節(jié)前購車影響,很多車企均在1月實現了銷量“開門紅”。
核 心產品越賣越沒有競爭力
業(yè)內分析師的普遍觀點是,海馬汽車的核 心問題出在羸弱而陳舊的產品序列上。的確,此前海馬汽車公關部部長接受采訪時也曾經坦言,海馬汽車產品的更新速度較慢,其核 心產品S5到了生命周期晚期,這是海馬汽車銷量下滑的自身原因。
SUV,這是很多二線自主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法寶,海馬也有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SUV車型。當年,海馬汽車推出S5并一炮走紅,隨后基本確定了聚焦SUV的戰(zhàn)略。不過,隨著一線品牌的持續(xù)發(fā)力和海馬汽車自身的調整,海馬S5競爭力正在大幅度下降。在2016年,海馬S5取得了逾10萬的銷量;到了2017年,銷量就僅有6.3萬余輛;再到今年1月份,海馬S5的月銷量僅有5000余輛。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海馬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