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雷軍繼續(xù)革命:小米品牌low質疑讓工程師困惑

  比如,他也在傳統(tǒng)渠道的合作固有模式中尋找一個折中點,盡管這非常困難。

  從去年開始,小米手機發(fā)布會一場接著一場,隨著今年直播熱了,雷軍又開始通過直播平臺發(fā)新品。截止到11月,小米在今年發(fā)布的手機型號已經(jīng)超過12款。相反,OPPO、vivo、華為的手機型號越做越少,“我們需要做線下,需要為不同的渠道準備不同的產品”,雷軍認為小米需要試試傳統(tǒng)的線下渠道,哪怕“不行就算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僅以今年為例,小米與移動、聯(lián)通以及渠道商的合作明顯增多。今年6月,小米與聯(lián)通制定了一份全年1500萬臺的手機包銷計劃。

  今年8月份發(fā)布的紅米Note 4,也是小米與運營商合作的一款定制機,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鏑還專門為其站臺,表示將通過中國移動渠道在年內賣出3000萬臺小米手機。以去年小米約7000萬的出貨量來看,移動和聯(lián)通兩家的包銷就能占到全年一半以上的出貨量。

  “如果不做差異化的產品,就沒有辦法做線下渠道。”雷軍告訴記者。小米4S是第一款與線下渠道合作的手機,今年3月份在蘇寧線下首發(fā),雷軍形容它是“大獲成功”。說服線下渠道與小米合作是個“非常復雜的說服工作”。不同于其他產品可以給合作伙伴優(yōu)厚的返點,它們引進小米的原因在于“小米能帶來客流量”。

  對于上來就提出很高返點的渠道商,雷軍認為“那就真的不能合作了”。他認為苦哈哈做小米之家是“克制貪婪”,言外之意,不這樣的話,小米也可以一扭頭直接copy“OPPO們”。

  事實上,以小米目前的價格體系,還無法支撐傳統(tǒng)的線下渠道。

  目前,手機廠商在線下渠道上的合作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華為為代表,與渠道商和分銷商合作,另一種是OPPO、vivo等手機廠商采用的合伙人制度,簡單來說,它們在每個省都會有一個或幾個渠道代理商,通常與集團總部交叉持股,相比于前者,后者在利益上的綁定更為緊密。

  無論是哪種,都要給渠道留足利潤,這與小米“去掉一切中間環(huán)節(jié)”的理念相違背。雷軍不想妥協(xié),妥協(xié)意味著小米要改變堅持了幾年的信念,“你要做小米的產品,就得接受這種商業(yè)模式。”雷軍認為最可怕的場景就是“小米產品按照成本價的3倍賣,那還是小米嗎?”

  小米的強勢在合作伙伴那里也能聽到一些。目前,除了小米網(wǎng)以外,小米與京東、天貓、蘇寧云商三家電商平臺合作。“小米像是超市里的可口可樂,雖然不賺錢,但是得有。”一位電商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但前提是(小米)得是可口可樂、是網(wǎng)紅。”上述負責人表示。

  劉德試圖將對渠道的理解擴大到整個智能硬件生態(tài)圈的范圍。

  過去兩年,劉德對生態(tài)鏈的范圍重新進行思考。里面一層是手機、電視等基礎硬件,第二層是與之最直接相關的產品:耳機、充電寶、手環(huán)等,第三層是白電等IOT設備,比如電飯煲、電水壺、智能臺燈等,最后一層是家庭耗材類產品,主要是指和第三層相關,比如和電飯煲相關的大米、和凈化器相關的濾芯等等。

  外界已經(jīng)過了對小米與創(chuàng)業(yè)公司博弈細節(jié)感興趣的階段,現(xiàn)在大家的關注點是,小米生態(tài)鏈在整個小米中的位置,以及這個龐大又分散的“公司集群”如何與小米磨合?

  除了兩年前提到的“竹林效應”,劉德認為硬件生態(tài)鏈本身也是一種渠道,他稱之為IOT渠道。以往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需要用戶走到平臺,但IOT渠道是指各種智能硬件終端都可以成為渠道,“今天在小米空氣凈化器的APP頁面就可以下單購買濾芯。”劉德認為相比前兩種渠道,IOT可以主動向用戶推送。這也是他認為小米生態(tài)鏈之所以還要向外擴充第四層的關鍵,“第三層IOT設備是一個水龍頭,第四層就是自來水,水龍頭需要什么,擰開就能流出什么。”

  ‘ “紅米怎么就low了?” ’

  最近幾個月,如果細心觀察的話,不少公交站和地鐵站的廣告欄都貼上了小米的廣告。在今年7月份紅米Pro發(fā)布之前,小米從未聘用過代言人,而紅米Pro一口氣請了吳秀波、劉詩詩、劉昊然三位明星,10月份,梁朝偉還為小米Note2代言。

  以前從不請明星代言產品的小米,不得不應時而變,請梁朝偉擔任小米Note2代言人

  聘請代言人打廣告、投放娛樂節(jié)目成為大多數(shù)手機廠商慣用手法。幾乎在所有地方臺的當紅娛樂節(jié)目中,都可以看到OPPO的身影:《中國新歌聲》《偶像來了》《奔跑吧,兄弟》等,vivo與其并駕齊驅,年初用7億拿下《快樂大本營》全年獨家冠名權。

  華為也加入到這場一擲千金的土豪大戰(zhàn),9月份宣布砸下1.5億冠名浙江衛(wèi)視的綜藝節(jié)目《聲音的戰(zhàn)爭》,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推到前臺的是剛剛發(fā)布的NOVA系列,定價2000元+,直接與OPPO、vivo貼身肉搏。

  小米也有意贊助娛樂節(jié)目,近日就有媒體爆出小米疑似以1.4億的價格冠名《奇葩說》。“小米初期定位是發(fā)燒友,但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手機本身并不懂,所以這些是有價值的,可以讓消費者能更容易地了解和接受你的產品。”雷軍有意嘗試“OPPO們”所擅長的打法。

  這是雷軍給小米品牌提升開出的一副藥方,尤其是紅米。小米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黎萬強還給紅米起了個新名字,“國民手機”,截止到今年7月,在紅米三年的生命周期中,共售出1.1億臺,平均每秒1.21臺。

  在采訪中,不止一位小米的“友商”和行業(yè)內人士認為“紅米拉低了小米品牌,又占到了相當比例的出貨量”。言外之意,外界會在紅米和小米之間畫上等號,這是雷軍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沒有預想到會這樣。

  “不是因為賣得便宜拉低了小米的口碑,核心問題是,我們要把紅米做得更好,”雷軍起身到辦公桌拿來一臺紅米Pro,介紹后殼的高光金屬拉絲工藝,瞬間切換成產品經(jīng)理的角色。

  “我們沒有處理好小米跟紅米兩個品牌的區(qū)別,兩個品牌太近了,這一點是我們初期沒經(jīng)驗。”接下來,雷軍認為紅米主打“國民手機”,守好千元機的大門,小米則是強化“黑科技”。“為了產品的品質和量產,產品設計沒有做到很好,”這是雷軍對紅米系列的第二點思考。

  “小米品牌low”,當這個聲音傳遞到公司內部,除了高層以外,最受影響的是研發(fā)人員,“工程師會困惑,我做的東西怎么就low了?”劉德不否認外界質疑會給公司帶來影響,“一家公司保持先鋒性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吸引員工、外界人才、投資人和用戶,沒有先鋒性什么都沒有。”

  提升品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同品牌之間的區(qū)隔。

  在米家品牌提出之前,劉德認為外界對小米還是存在誤解,“一個做手機的為什么要賣電飯煲?”這種討論也會出現(xiàn)在公司內部,每次做一個新的智能硬件品類,團隊都要探討一番,“小米做牙刷、做剃須刀聽上去會很別扭,但是米家做就沒有問題,到最后其實已經(jīng)影響到生態(tài)鏈的布局。”劉德告訴記者。去年12月,雷軍在內部提出生態(tài)鏈獨立做品牌,三個月后,“米家”發(fā)布。

  ‘ 快速嘗試 ’

  在確定完全正確的方向之前,雷軍只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地嘗試各種路徑,從中找出一條小米能跑通的路徑。

  北京市海淀區(qū)當代商城的小米之家是第一家線下商場店,門店位于商場六層,周圍主要是家居、小家電和餐廳,算不上是個好位置。在今年年初開始大規(guī)模鋪設小米之家之前,去年9月份,小米先試運營了這家店,商場減免了租金。

  “開始做之前,我們請教了很多專家,所有人都說不可行,要做好先賠上五年的準備,但幾乎所有小米之家開業(yè)第一個月就是盈利的。”看到可行之后,快速迭代會變成高速成長,雷軍野心很大,“Costco用了15年來說服美國民眾,我們也可以。”

  小米MIX也是一次嘗試。

  這款手機發(fā)布之后,幾乎每次線上開售都是秒光。與其說是一次黑科技的嘗試,倒不如說是品牌提升的嘗試。小米MIX的良品率目前只能做到5%,而且成本極高,僅陶瓷后殼的平均成本就達到1300元人民幣。這在手機行業(yè)來看,遠不到一個可以推向市場的階段,但急于推出小米MIX,與小米想化解“產品不再酷”的尷尬局面直接相關。

  放到更長的時間來看,小米已經(jīng)在幾項賣點上沒有跟上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的節(jié)奏,比如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流行的全金屬手機,直到去年11月份,小米才推出第一款全金屬手機紅米Note3。在指紋識別、雙攝像頭、AMOLED屏幕上,也是類似的戲碼。

  這對于產品經(jīng)理雷軍而言,是無法忍受的。因此,在外界看來,小米MIX無論良品率多低,成本有多高,只要能夠發(fā)布,使命就完成了一半。雷軍沒有否認對小米MIX嘗試的心態(tài),“我們最初壓根沒準備量產,直到今年7月份,團隊告訴我大概4000塊錢能做下來,我們才決定上市。”雷軍說。

  “酷”是雷軍很在乎的評價。這也是問及做小米MIX初衷時,他脫口而出的答案。在他心里,小米首先要是一家“很酷”的公司,去年外界說“小米不酷了”,雷軍認為他們對小米要求太高。“外界習慣小米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當我們第一次沒有創(chuàng)造奇跡的時候,大家覺得小米是不是出什么問題了?”他甚至不在乎,“排名第幾,而是能不能拿出很酷的產品。”

  一種潛移默化的價值觀正在小米內部形成,雷軍還很在意一點:定價。

  今年8月份,小米董事會圍繞19元的簽字筆發(fā)生爭議,一支簽字筆怎么能定價19元呢?小米就應該賣9元。在他們看來,小米簽字筆的定價和小米MIX定價的本質是一樣的,小米MIX可以定10000,但并不能因為可以定10000就定10000。

  無論是雷軍還是公司的其他人,都喜歡說一句話,“這款產品最大的缺點就是太便宜!”這句話可以套用在任何一款機型,或者硬件生態(tài)鏈上的產品上。他認為這是公司的價值觀。

  這種價值觀一直蔓延到小米生態(tài)鏈投資的公司里。在投資了幾十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之后,已經(jīng)有公司掉隊。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希望將產品價格定得太低,但小米不這樣認為,“很多領域都應該用一種快速擊穿的打法,迅速占領市場,”劉德解釋,“這本應該是一家年銷售規(guī)模在二三十億的公司,但現(xiàn)在仍然徘徊在幾億。”

  劉德代表的小米生態(tài)鏈不會強制創(chuàng)業(yè)公司“聽小米的”,“但會迅速讓另外兩家公司強攻這個領域,把它打下來。自己不打下來,遲早還會有別人打”。

  在今年發(fā)布的幾款手機中,紅米Pro無論是從價格還是品牌,都是雷軍的一次重要嘗試。今年7月份,紅米Pro發(fā)布,根據(jù)不同存儲,三款型號價格分別為1499、1699、1999。不同于以往發(fā)布的手機,這是小米第一次大規(guī)模地與第三方渠道合作,除了在小米商城、小米之家等平臺和線下商場發(fā)售,紅米Pro還入駐蘇寧、國美、迪信通、樂語等2149家重點零售門店。

  雷軍承認在這款手機上加了“一點利潤”,但是“沒有花在請明星身上,而是補貼給了渠道商”。即便如此,外界還是敏銳地觀察到小米心思的變化,“對于過去只做千元機的紅米來說,紅米Pro最高賣到2000塊錢,不管多高的配置,都不應該出,這個絕對是搞錯了。”雷軍復盤紅米Pro時說,“有的渠道商希望我們定價越高越好,但這不可能,(現(xiàn)在)就要被罵死了。”

  ‘ 供應鏈之痛 ’

  今年5月份,雷軍通過微博表示將親自主抓供應鏈。公司發(fā)展六年之后,能讓創(chuàng)始人騰出手來親自抓的業(yè)務,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幾乎所有的國產手機廠商都在今年遇到供應鏈難關,除了芯片和存儲以外,三星的AMOLED屏幕是最緊缺的元器件。OPPO是三星屏幕的大客戶,今年旗艦機之一OPPO R9就是使用三星AMOLED屏幕,由于后續(xù)屏幕緊張,OPPO不得不中途換屏,“供應鏈緊張導致OPPO R9至少少賣了20%。”OPPO副總裁吳強在此前采訪時告訴記者。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vivo、魅族等等,小米也是其中之一。曾有傳言說上月發(fā)布的小米Note2就因為等待AMOLED屏幕,一直拖到10月份,而此時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已經(jīng)推出AMOLED屏幕的手機。手機行業(yè)即是如此,友商推出任何一點新技術,只要在市場得到認可,其他廠商只能毫無理由地跟上去。

  “小米發(fā)展到這樣一個階段,一定要對標同行,認真地改善供應鏈,供應鏈要做到可控,不能一會兒缺貨,一會兒貨很多。”雷軍在回復親自抓供應鏈的背景時談到。

  今年7月份,雷軍透露,“小米正在遭遇谷底,有三個月處于極度缺貨狀態(tài),但反彈馬上會全面開始。”采訪中他反復說,“兩三年后再來聊供應鏈,會發(fā)現(xiàn)明顯不同。”

  小米Note2并沒有使用三星的AMOLED屏幕,而是LG,要知道,前者幾乎占了市面上AMOLED屏幕95%的市場份額,而外界關于小米供應鏈最多的傳言就是與三星的合作,雷軍沒有直接否認雙方合作的坎坷,但表示“愿意與所有有實力的供應商合作”。

  在身邊人看來,雷軍思路極其清晰,想清楚了就去做。知乎上有個“雷軍是如何成事的?”的帖子,“極致的效率和速度追求者”這個答案獲得了1239個贊同。他舉了個例子,小米曾經(jīng)有一次需要對軟件版本大改,工程師不夠,但又必須如期發(fā)布,雷軍將金山在廣州和珠海最優(yōu)秀的工程師包機運往北京,一個月之后,項目順利結束。

  這種效率今天在雷軍身上依然可以看到,在公司內部,雷軍現(xiàn)在主抓的業(yè)務只有手機研發(fā)和供應鏈。他沒有透露這半年具體做了哪些供應鏈相關的事,但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要真正與供應鏈成為伙伴關系,二是引進人才,這點可以看到,去年6月份,原高通大中華區(qū)總裁王翔加盟小米,負責重要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小米MIX發(fā)布會結束之后,雷軍請早期員工一起吃了頓飯,“不管外界怎么看我們,我們今年肯定比去年強大,比前年強大,比大前年強大。”

  對于小米,是雷軍蟄伏多年尋覓到的“風口”,他把小米當做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他定義的成功遠不止做手機、做電視,如果用數(shù)字來量化,小米要做百億美金級別的公司;用用戶量化,它要有上億的用戶。凡客創(chuàng)始人陳年曾形容雷軍“向上的力量或者說欲望,是不可預估的”。

  雷軍從來不避諱向外界談論自己的野心,但他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將征戰(zhàn)殺伐掛在嘴邊,他通常語氣更平穩(wěn),像是在描述別人的故事。他認為小米真正的意義或許還需要十幾年才能看到,到那時,他希望得到一句評價,“這個公司真的曾經(jīng)改變過我的生活。”

2頁 上一頁  [1] [2] 

楊元慶:和小米華為達成一致 先拿全球前三

在印度崛起的中國手機廠商:聯(lián)想市場份額第二 小米躋身前五

消費者投訴小米4手機爆炸 官方稱原因不明已回收

小米光環(huán)減退 發(fā)力高端市場路漫漫兮

小米樂視為何水火不容?積怨已久 業(yè)務走向全面對抗

搜索更多: 小米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