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網購“虛假發(fā)貨”緣何屢屢發(fā)生?

  在當今互聯(lián)網時代,網購已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方式。然而,隨之而來的網絡消費陷阱、糾紛也不時發(fā)生。記者近日采訪發(fā)現,虛假發(fā)貨、單貨不一致、貨不對板等問題頻發(fā),且具有隱蔽性,一些商家渾水摸魚,違法套利,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虛假發(fā)貨”“買A發(fā)B”因何發(fā)生?

  不久前,天津市民劉梅(化名)在某電商平臺下單購買一個浴室置物架,結果收到了一塊洗碗布,正在納悶時,打開手機電商平臺App發(fā)現,所購買商品顯示已簽收。于是,她向商家詢問,商家回復說洗碗布是贈品,真正商品有另一個快遞單號,可憑號去快遞驛站取。

  劉梅根據商家提示拿到了一包快遞,包裹上的信息顯示,收貨地址是自家的,但姓名和手機號不符,她將信將疑拆開了快遞,發(fā)現商品的品牌與自己下單購買的并不一致。經查詢,二者價格相差兩倍以上,劉梅感覺被“坑”了,于是向電商平臺客服投訴。

  劉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已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之前還有一次快遞單號不對,但收到的商品沒錯,她就沒在意,但這次商品的品牌、價格都不符,難以接受。

  “第二天,我沒有收到平臺客服的回復,卻接到了商家的電話,希望私下賠償,讓我撤銷投訴。我不同意,繼續(xù)找了客服。”劉梅說,經過連續(xù)幾天反復溝通,她最終同意由商家和電商平臺分別給予一定補償,合計100多元,仍不及訂單價格。至此,這一糾紛告一段落。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看到,關鍵詞中包含“虛假發(fā)貨”的投訴達23.4萬條,涉及多個電商平臺,“顯示已簽收卻沒收到貨”“物流信息不對”“貨不對板”等問題頻發(fā)。在社交媒體上,關于網購“虛假發(fā)貨”的討論也是熱點話題之一。

  從事電商行業(yè)多年的李磊(化名)告訴記者,快遞發(fā)“AB單”現象目前主要來自無貨源商家,即一個是購物平臺上填報的物流信息(快遞號A),另一個是實際發(fā)貨的單號(快遞號B)。

  “例如在某電商平臺上,商家為了增加曝光率,往往會加上專屬物流的標志,而無貨源商家會從該平臺發(fā)一個空單或贈品單,再從其他平臺下單實際商品,目的是為了賺差價。”李磊說。

  明令禁止為何屢禁不止?

  記者梳理發(fā)現,目前各大電商平臺均已明令禁止“無貨源店鋪”,并發(fā)布相關治理公告,一些電商平臺曾公布過打擊虛假發(fā)貨的案件,一些不法商家已付出了相應代價。但類似的投訴案件為何仍然頻繁發(fā)生?記者調研發(fā)現,其背后有多重原因。

  ——不法商家牟利。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虛假發(fā)貨起初用于平臺商家刷單,目的是增加流量和關注度。“我們剛開始是在專門網站買物流單號,三毛錢一個,后來監(jiān)管嚴了,公司幾個員工之間互相刷單漲流量,許多商家對于這一套路十分熟悉。”李磊說,如今,無貨源商家為了同時獲得流量和利潤,面對真實客戶,也采用虛假發(fā)貨方式賺差價,盈利空間可觀。

2頁 [1] [2] 下一頁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