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連續(xù)5年參加“618”活動的童鞋店主陳剛,今年第一次報名參加了預售活動。“今年平臺的預售時間長達25天,為了讓顧客對產(chǎn)品始終有新鮮感,我們的促銷策劃是按照全月來做的。我們總結了以往促銷的經(jīng)驗,篩選出了最適合消費者的優(yōu)惠方式,同時加大了貨品的挑選,爭取每隔三四天就換一批產(chǎn)品,盡可能吸引更多人。”陳剛說。
“前期疫情對業(yè)務影響較大,只有走量不走價,才能恢復元氣。”陳剛表示,預售以來,其店鋪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7%,已達到預期指標。
參與的商家多了,如何引流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今年“618”,各電商平臺、大小商家都將引流獲客的希望寄托在直播身上。記者從天貓“618”直播名單上看到,300多位明星參與了這場直播帶貨浪潮。明星劉濤變身“劉一刀”,在聚劃算百億補貼官方直播間,4場直播場場銷售過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直播帶貨模式中,貨品價格被認為是決定銷售效果的關鍵因素。有業(yè)內(nèi)人士直言直播打的就是“價格戰(zhàn)”,如果價格不能大幅低于觀眾心理預期,直播的銷量將大打折扣。
山東的炊具經(jīng)營商高尚在淘寶開了家小店,平日里客流量不大,小本經(jīng)營也沒有參與過官方的活動。但是趁著“618” ,高尚開始嘗試在直播間售賣產(chǎn)品。“還是得降價,為小店多招攬客戶,能賣一點是一點。”高尚說。
消費者:想省點錢依舊不易
近日,天津的楊女士“618”期間下單的第一批商品已經(jīng)送到了家門口。相比之前“雙11”優(yōu)惠促銷的各式“算法”“玩法”,她更喜歡今年不用搶券、滿額即減的方式。“過去要反復計算,如何湊單、訂金最終能膨脹多少倍,考驗的是數(shù)學能力,F(xiàn)在沒有復雜的優(yōu)惠券,套路是少了些。”楊女士說。
但北京一位資深網(wǎng)購達人告訴記者,消費者想要更省錢,還是要研究平臺的玩法。今年淘寶推出了“‘618’理想生活列車”,京東推出了“疊蛋糕”。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大多是通過簽到、瀏覽店面、分享鏈接等方式累積金幣升級,一旦級別到達平臺的要求,即可分享“618”紅包。
“玩了一陣就放棄了,每天做任務,找人幫忙點擊,太麻煩了。”北京的張女士表示,為了完成任務,她已經(jīng)拉了10多個微信小群,經(jīng)常在朋友圈中轉發(fā)鏈接,每升一級可以得到不同金額的紅包,級別越高,升級越難。“如果這些紅包能直接減免,少些復雜的玩法就更好了。”張女士說。
比起張女士,正在裝修的宋釗直呼“想省點錢太難了”。本想趁著“618”為新家購置一些家電,但是比來比去卻看花了眼。“平臺打出了歡迎比價、保價之類的口號,但基本上沒法比。”宋釗說。
宋釗在某平臺上看中了一款煙機灶具套裝,但當他想去比價時,卻發(fā)現(xiàn)各平臺推出的商品實際上做不出真正的比較,“外形、功能、價格、配置基本一樣,但就是型號或是商品搭配有細微差別。”宋釗覺得一些家電類產(chǎn)品在不同平臺各自形成“特供”“專供”的型號,消費者根本無從判斷哪家更實惠。
來源:工人日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