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浮夸的外賣包裝:消費者買單、環(huán)境負重 商家難言之隱

  “這里面的問題是,現(xiàn)在大部分商家認為好的包裝就是復雜的包裝,大袋套小袋,大盒裝小盒,確實有些過度。”該人士表示。

  那么,到底誰在為外賣過度的包裝買單呢?上述行業(yè)人士透露,這些包裝一定會增加成本,但成本最后肯定是消費者來買單。

  該人士表示,對于商家來說,幾乎所有的外賣包裝都是賺錢的。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餐盒,即使稍微上檔次的比如雙層餐盒,成本也不超過1元錢,普通的大概4、5毛左右。一些強度特別高,做工特別精細的餐盒成本也在2元錢之內(nèi)。

  該人士還稱,“目前在外賣包裝這件事上,商家走的是兩個極端,要不拿最便宜的餐盒、塑料袋給你包裝,一般小商家會這么干,但對消費者沒什么好處。要不就給你特別浮夸的包裝,贏口碑,反正消費者來買單,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商家會這么干。不過,餐盒費和菜價一樣,要一起接受平臺抽成。”

  上述信息也得到了一些餐飲商家的證實。某家常菜館老板三強(化名)告訴中新經(jīng)緯記者:“那種常見的透明塑料餐盒成本4毛錢左右,如果你點一份菜、一碗飯,用掉一個大餐盒,一個小餐盒,收取用戶的餐盒費用大概是1塊錢到1塊五,在平臺不抽點的情況下,我們能掙一半。”

  三強還表示,有些外賣包裝看上去很高檔,比如用雙層餐盒或者錫箔紙餐盒,貼著紙封,送竹筷、餐巾紙、牙簽,用紙袋或無紡布袋配送,實際上這種情況下餐盒費成本也不會超過3塊錢,但卻收消費者3元到5元不等。

▲某品牌面館外賣包裝 來源:微博網(wǎng)友

▲某品牌面館外賣包裝 來源:微博網(wǎng)友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靠餐盒費掙錢。曉暢表示,她點一份鮑魚撈飯的餐盒費是3元錢。中新經(jīng)緯記者了解到,上述盛裝鮑魚撈飯的小砂鍋成本在3元左右,錫箔紙加上金屬湯匙成本在幾毛錢,如果再加上瓦楞紙盒子和無紡布袋,總成本已超過了3元。上述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就是為賺口碑了,畢竟外賣送砂鍋這種行為很容易引起討論。

  三強表示,在外賣過度包裝這件事上,其實商家也有很多難言之隱。“如果你用一般的餐盒,消費者首先就覺得你的飯菜品質(zhì)肯定也不好,大部分用戶還是把外賣包裝和餐食品質(zhì)相關(guān)聯(lián)的。”

  另外,三強說,有些食物,如面條、燉菜這種湯比較多的,對餐盒包裝都有要求,如果簡單包裝,出現(xiàn)漏灑,用戶必然給差評。反正餐盒費也是消費者買單,只要定價不太高,都沒有問題,消費者也不會仔細去看。

  03 你能接受別人用過的餐盒嗎?

  對于如何處理外賣餐盒、包裝,多數(shù)用戶的回答是“扔了”。“吃完就把餐盒、筷子什么的裝在送外賣的塑料袋一起丟進垃圾箱了,沒想那么多。”一位外賣用戶表示。

  對于這些餐盒的去向,國家垃圾分類處理與再生資源利用兩網(wǎng)融合協(xié)作體副主任曲睿晶在接受中新經(jīng)緯采訪時表示,在我國,塑料一次性餐盒的去向有三個,回收再利用、焚燒和填埋。

  曲睿晶表示,我國外賣行業(yè)中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多為PP(聚丙烯)材質(zhì),這種材料具有極好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適合飯菜的包裝。但在實際中,塑料餐盒的回收率極低。“一是因為缺少塑料制品的回收處理基地,二是因為對廢塑料的回收處理成本較高。所以對這些塑料垃圾,不是焚燒就是填埋了。”

  上述行業(yè)人士對中新經(jīng)緯記者表示,目前國家、行業(yè)均沒有規(guī)定外賣要怎么包裝才算合理、規(guī)范,再加上餐飲商戶之家“搞服務體驗競爭”,短期觀察外賣過度包裝問題難以解決。“餐盒回收或許是個好辦法,之前外賣平臺也曾計劃推出,但困難重重。主要原因還是回收、再處理利用的成本太高,甚至超過了制造一個新餐盒的成本。其次就是人力成本。”該人士說。

  曲睿晶也建議,為了減少各種塑料垃圾流向末端的公眾恐慌,目前可行的辦法就是增加外賣餐盒的循環(huán)使用率。同時他也表示,目前存在兩個障礙,一是老百姓接不接受二次乃至多次餐盒使用,二是餐盒本身是否能達到循環(huán)使用的標準。

  “外賣平臺和酒店商家及餐盒生產(chǎn)企業(yè)要把標準定的高一些,將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厚一些重一些,如果太薄太輕,老百姓不會再次使用,再生資源行業(yè)也不會去利用。雖然短期來看是增加了投入,但能增加使用次數(shù),是一筆劃算的環(huán)保經(jīng)濟賬。”曲睿晶表示。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系教授劉建國曾建議,在外賣企業(yè)推行生產(chǎn)者責任延伸制度也是一個可行選擇,即外賣企業(yè)要承擔塑料餐盒的回收責任,按照銷售額劃出專門資金給餐盒回收或處理企業(yè)。目前,盡管大多數(shù)塑料餐盒都印有可回收標識,但由于回收成本太高,外賣餐盒的回收率依然很低。此外,第三方外賣平臺也應主動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

  事實上,為減少資源浪費,目前外賣平臺均提供了“餐具份數(shù)”選項,用戶可以根據(jù)自身需要選擇餐具數(shù)量或者選擇不要餐具。但不少用戶表示,此功能已逐漸淪為“雞肋”。“我多次選擇不要餐具,但商家依然會送筷子、塑料勺子,沒辦法,后來我也放棄了。”一位用戶說。

  來源:中新經(jīng)緯 常濤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外賣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wǎng)REDSH.com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