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讀懂中國的消費升級 先看40年前的日本

  /05/“性價比”是可復制的模式

  好品牌滿足用戶的感性訴求

  日本在消費升級方面第四個重要的趨勢,是重視滿足消費者的心理訴求和感性訴求。這其實很好理解。正如很多人對品牌的認知,就是情感附加值。

  1970年代初,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大型家電商品在日本已經(jīng)普及。當物質過于豐富之后,純粹物質屬性的產品的重要性會下降,消費者會更傾向于購買小型產品或者精神屬性強的產品。中國目前也處于這樣的階段。

  消費者渴望用小價錢買到能讓自己愉悅的產品,追求 “小確幸”,看重商品的附加價值所帶來的精神滿足。

  如果我們從心理和感性訴求來分析基本款,它之所以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擁有這么強的生命力,原因是基本款是一種生活主張,表達著一種普世的生活態(tài)度或者價值追求,隨性、不張揚、安靜,不 “自以為是”,容易引起白領或者中高學歷的人群的共鳴。

  日本七八十年代消費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品類是家居雜貨,十年間大概增長了10倍。無印良品、大創(chuàng)生活館、東急手工店都屬于這個品類。家居雜貨品類低價、不占地方,能給消費者帶來 “小確幸” 式的心理滿足。一個小相框,一束花就會讓家里變得很溫馨,很有調性。

  除了 “小確幸” 之外,消費者還有其他方面的心理訴求。產品的品牌定位和消費者的心理訴求息息相關,比如,三只松鼠的品類定位是堅果,情感定位是萌、可愛。江小白的品類定位是白酒,情感定位是 “生活很簡單”。

  無止盡的個性化、追求自我是一種情感定位。比如,大家都穿耐克,我穿PARTICLE FEVER(粒子狂熱),展現(xiàn)我的個性和風格。但我的個性是什么?什么樣的產品能凸顯自我?這類話題本質上是社會學問題或者哲學問題,不一定能夠通過購買消費品獲得答案,但是很多人會試圖通過消費來尋找答案。

  其次,消費者追求永恒性的品牌。很多奢侈品牌通常會有幾百年的歷史,能營造一種永恒高貴的感覺。消費者容易被高級品牌的永恒性吸引,所以時常會有 “復古熱”、“懷舊熱”。

  另外,消費者會有焦慮感,有自我改造的心理訴求。消費者購買健身課程和使用知識付費品牌是兩種最典型的想要緩解焦慮的消費行為。

  消費者的心理訴求很多,一個產品不需要滿足消費者所有的心理訴求,但必須能夠擊中某一點心理訴求才能發(fā)展得長遠。

  需要注意的是,“性價比” 不是一種心理訴求,而是一種模式,每個品牌都可以復制。但如果消費品牌突然從 “性價比” 轉換成滿足用戶某一方面的心理訴求,可能會把沒有這種心理訴求的消費者拒之門外。不過,每一種定位的選擇,不可能影響所有人。

  所以,當品牌的用戶體量變大時,反而可能會在品牌上處于弱勢,不敢輕易定義品牌的情感召喚或者界定要滿足消費者什么樣的心理訴求。但是像 “納谷” 這樣的新品牌,可以大膽選擇維護忠實用戶,讓口碑傳播最大化。

  無印良品是一個很好的滿足消費者心理訴求和情感需求的品牌。它背后的情感召喚是什么?

  第一點,關注環(huán)境問題。喜歡無印良品的消費者喜歡返璞歸真的美,不喜歡過度工業(yè)化的產品。

  第二點,對日本文化的萃取和認同。無印良品成功地把日本禪宗文化的核心概念,比如無即是有、留白等等提取出來,變成品牌核心DNA。它呼應了日本消費者本土化的心理訴求,其它國家很難復制。

  峰瑞觀點(freesvc)

  無印良品成立初期的口號是 “提高商品的品質,降低商品的價格”,產品價格比同類產品低1/3。但它在中國比在日本本土賣得貴,因為它在中國主打中高端市場,和在日本本土的定位不同。我們需要區(qū)別清楚產品的本土定位和海外市場定位。

  性價比和對消費者的情感召喚共同鑄造了無印良品,兩者缺一不可。目前無印良品在中國有情感召喚,但缺少性價比,本土品牌可以從中尋找發(fā)力點。

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風光不再

如何理解消費升級

首屆珠海香江創(chuàng)博會9月1日正式開幕,助力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or降級?價格仍舊驅動消費市場增長

菲仕蘭:持續(xù)創(chuàng)新助力中國乳品消費升級

搜索更多: 消費升級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