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曙光股份遭遇“賣殼”難 華泰汽車或面臨1.6億違約金

  曙光股份在復函中稱,該作價除考慮控股權溢價因素外,華泰汽車還綜合考慮了曙光股份現有業(yè)務、品牌及技術研發(fā)能力、潛在協同效應以及同行業(yè)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等因素。上市公司擁有較完整的整車生產經營資質,與華泰汽車構成產業(yè)協同性。

  股權轉讓“難產”

  按照之后雙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書》,曙光集團分兩次將手中持有的曙光股份的股權轉讓給華泰汽車,先將占曙光股份股本總額14.49%(約9800萬股)的無限售流通股股票轉讓,待另外占股本總額6.78%(約4600萬股)的股票限售期滿后,再將其中的5.28%(約3600萬股)股份轉讓給華泰汽車,并將剩余的1.5%股票的投票權委托給華泰汽車。

  轉讓完成后,華泰汽車可獲得曙光股份19.77%的股份和21.27%的投票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同時曙光集團手中僅持有曙光股份1.5%的股票,不掌握任何投票權。交易于2017年5月獲國防科工局和商務部通過,當年7月又獲得了上交所的合規(guī)性確認。審批層面的障礙已經掃除。

  但奇怪的是,實際操作中,華泰汽車有悖于合同約定的交易順序,先受讓了5.28%的股權,14.49%的股權變更歷經數次推遲,至今沒有實現轉讓。而曙光股份的公告對交易推遲的解釋,先后也出現了幾個不同版本。

  股權轉讓的不斷拖延,讓曙光股份原定于今年4月的董事會、監(jiān)事會換屆被推遲,上交所不斷發(fā)函詢問。除了讓投資者疑惑,其帶來的更現實的問題是交易款項的安排應如何調整。

  協議約定的付款過程是,華泰汽車先拿出3億元履約保證金,存放于雙方共同開立的監(jiān)管賬戶中。轉讓經監(jiān)管層通過后,華泰汽車再向賬戶支付17億元。

  同日,曙光集團從共管賬戶中提取7億元用于解除質押股份。14.49%股權過戶后兩個工作日內,由共管賬戶向曙光集團支付13億元,華泰汽車另行向曙光集團支付2.72億元。至此,14.49%股權對應的股權轉讓價款全部支付完畢。

  協議約定,剩余5.28%股權的轉讓價格另行商議,不低于23.21元每股。

  曙光股份沒有公告披露華泰汽車先受讓5.28%股權的價格是多少,也沒有披露過交易調整后,原定的付款計劃如何執(zhí)行。實際上,截至7月12日收盤,曙光股份的股價已經從9元左右滑落至5元左右。交易能否維持23.21元每股的高價,不得而知。

  協議還約定了違約條款,如有違約,違約方每天都要承擔高額的違約金。條款大意為,如華泰汽車單方終止協議,其3億元履約保證金不予退回;曙光股份單方終止協議則支付雙倍保證金6億元。單方責任導致交易逾期的,責任方每天承擔交易額萬分之二的違約金。

  經《華夏時報》記者計算,如以14.49%股權轉讓價款22.72億元計算,單日違約金應為45.44萬元。以上交所合規(guī)性確認時間計算,股權轉讓延遲已經超過350天,違約金總計近1.6億元。

  曙光股份沒有披露過這筆巨額違約金該由誰承擔。

  7月12日記者分別聯系了交易雙方。曙光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那濤去參加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并不在單位。記者撥打那濤手機未獲接聽,短信未獲回復。華泰汽車高管盧文告訴記者,她已不負責對接媒體工作,建議記者撥打公司總機。另一高管裴旭沒有接聽記者電話,也未回復短信。

  《華夏時報》記者 呂方銳 陳鋒 北京報道

2頁 上一頁  [1] [2] 

曙光股份年底賣房產 近年盈利依賴賣資產或補貼

曙光股份涉嫌藏利潤 多筆政府補助未確認收益

多筆政府補助未確認收益 曙光股份涉嫌藏利潤

搜索更多: 曙光股份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