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重慶工廠已暫時停產?
濰柴進入乘用車業(yè)務始于5年前,而布局乘用車則始于2009年。
2009年,濰柴動力(000338.sz)收購了重慶嘉陵川江公司80%的股份。濰柴順利獲得了重慶嘉陵川江公司所擁有的M1、M2、M3、N1、N2、N3系列車型的生產資質,其中M1資質是指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座位數不超過九座的載客車輛,有了M1資質之后,濰柴就可以生產多用途乘用車,包括SUV以及MPV等車型。
這時,濰柴已經具備了進軍乘用車領域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2012年,濰柴動力(重慶)西部發(fā)展有限公司收購了嘉川汽車的剩余股權,并將嘉川汽車正式更名為濰柴汽車。2013年3月29日,濰柴汽車乘用車項目在重慶江津雙福新區(qū)正式奠基。
進軍乘用車市場,濰柴彼時是信心滿滿,他們從福特、北汽等國內外眾多汽車企業(yè)挖來了在乘用車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人才。
而SUV市場也正處于黃金年代,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數據顯示,到了2017年,SUV車型銷售了1025.27萬輛,同比增長13.32%。
時任濰柴汽車總經理葉子青曾向媒體透露,濰柴汽車未來的發(fā)展將堅持“三步走”的原則。第一步是搭建平臺,完成生產結構、產品規(guī)劃、人員體系、供應鏈匹配以及渠道拓展方面的布局,在細分市場“立足”;第二步是通過兼并重組,實現(xiàn)英致品牌的“跨越式發(fā)展”;第三步即完成國際化。
事實證明,濰柴低估了開拓乘用車市場的難度。
此前就曾有市場人士認為,商用車的研發(fā)技術、銷售渠道、產品特性與乘用車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市場明顯不同,跨界投資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此前濰柴動力也從未公開披露過濰柴汽車的業(yè)績情況,在濰柴動力2017年年報中才給予披露。財報顯示,濰柴汽車2017年虧損金額為3.97億元。
從2017年年報看,濰柴也并未放棄對濰柴汽車的支持,年報對子公司投資一欄顯示,濰柴汽車在2017年又獲得了5.35億元的投資金額。
“最多的時候有160多家經銷商,現(xiàn)在超不過50家,有效的不超過30家。”一位經銷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由于庫存大量積壓,濰柴重慶工廠已經暫時停產。
“我不清楚。”7月12日,濰柴汽車綜合管理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隨后掛斷了電話。
英致品牌鮮有的市場份額、經銷商紛紛退出、接連巨額虧損的背景下,闖蕩五年之久的濰柴汽車將何去何從仍未可知。
《華夏時報》記者 李繼遠 濟南報道 共2頁 上一頁 [1] [2] 濰柴英致巨虧背后 數十位經銷商要求退網 濰柴動力子公司遭22家經銷商集體維權 濰柴“入乘”五年:大冒險后深陷困境 濰柴全力推動氫能發(fā)展 譚旭光:共建美好生活,我們在行動! 濰柴(東京)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揭牌 搜索更多: 濰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