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盈利”、“國際化”、“創(chuàng)造第二個輝煌”,這些都曾是濰柴(重慶)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濰柴汽車)5年前許下的宏愿,依靠推出的“濰柴英致”品牌汽車,濰柴集團在2013年正式介入乘用車市場。
雖然濰柴集團在商用車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但是商用車的研發(fā)技術、銷售渠道、產品特性與乘用車有著明顯區(qū)別,彼時業(yè)界對于其跨界進入乘用車市場并不看好,但是這并沒能阻攔濰柴集團在乘用車市場發(fā)展的野心。
5年時間已到,濰柴汽車此前許下的宏愿不但沒有落地,反倒迎來了全國22家經銷商的集體維權,他們認為廠商承諾新車規(guī)劃未兌現(xiàn)、廣告投放不足、高管變更頻繁等問題導致了經銷商的大面積虧損并要求退網。
據(jù)《華夏時報》記者了解,7月10日下午,20多家經銷商代表已經在南京與濰柴汽車方面進行了協(xié)商,具體協(xié)商結果雙方均未對外披露。有消息稱,由于庫存大量積壓,濰柴汽車已經暫時停產。
經銷商4年虧損千萬
“4年虧損了1000多萬,入網300萬、裝修近200多萬,還有各種廣告投入、人員成本、財務成本。”濰柴汽車英致品牌經銷商劉磊(化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入網4年時間,耗費巨資建設的濰柴英致4s店僅賣出了不到200臺車,“有些還是打對折賣的,都是虧的。”
同劉磊一起要求退網退保證金并要求賠償?shù)倪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1家經銷商,而這其中還有幾家曾是濰柴英致的銷售標桿。
他們認為,濰柴汽車曾經在招商時承諾的規(guī)劃新車型遲遲沒有上市,而上市車型也缺乏市場競爭力。
濰柴汽車曾對招商后的市場作出承諾:2014-2016年將推SUV、MPV、皮卡等13款之多的車型。但在4年的時間里,濰柴汽車僅推出了737、727兩款基礎型MPV,以及G3/G5兩款低端SUV車型。
數(shù)據(jù)顯示,英致G3在2016年、2017年銷量分別為1128輛和4926輛,而英致四款車型今年前5個月累計銷量也只有6248輛。
“廣告投入上只做了幾個月的央視廣告,之后就再沒有廣告了,而且產品單一,配置跟不上消費需求。”劉磊表示,為了促進銷量自己曾多次投入費用進行巡展、定展以及廣告投入,最終還是難以挽回虧損。
“光今年就換了三四個總經理。”經銷商們還認為,濰柴汽車屢屢更換銷售負責人導致商務政策并不穩(wěn)定。“之前入網需要300萬,現(xiàn)在30萬就可以,而且裝修等沒有像以前要求那么高。”劉磊認為,濰柴汽車不顧經銷商的利益亂開網點也讓原有的經銷商利益受損。
“物料也是指定的上海一家公司發(fā),20多萬的物料光運費就3萬塊,物料市場價也就10萬塊,這里面肯定有貓膩。”在劉磊看來,濰柴汽車的管理也存在諸多問題。
《華夏時報》記者試圖聯(lián)系經銷商之一的深圳韓現(xiàn)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行采訪,一位工作人員回應,公司現(xiàn)在已經更名為“諾德名車”。
“多數(shù)經銷商都在清理庫存,不干了。”一位不愿具名的經銷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22家經銷商前往位于重慶的濰柴汽車進行維權之前,他們曾向濰柴汽車發(fā)函要求退網,“濰柴一直不承認自己有問題,一直說經銷商不夠努力,說我們不想賣車。”上述經銷商表示。
不過,此次維權之后,濰柴方面的態(tài)度正在發(fā)生變化。據(jù)《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維權代表已經在7月10日下午同濰柴汽車方面進行了協(xié)商。記者撥打多個經銷商電話試圖了解相關情況,均無人接聽。 共2頁 [1] [2] 下一頁 濰柴英致巨虧背后 數(shù)十位經銷商要求退網 濰柴動力子公司遭22家經銷商集體維權 濰柴“入乘”五年:大冒險后深陷困境 濰柴全力推動氫能發(fā)展 譚旭光:共建美好生活,我們在行動! 濰柴(東京)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揭牌 搜索更多: 濰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