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號稱國內第二大PCCP生產商的企業(yè),產品主要用于水利行業(y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輸水管材,由于產品在新疆市場處于壟斷,在今年加大水利建設的大背景下受益明顯。令投資者意外的是,就在公司接連中標水利大單的同時,高管卻借利好不斷拋售公司股票。
這就是地處新疆的中小板公司國統股份。
深圳證券交易所誠信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公司兩名高管累計拋售國統股份29次,共減持208萬股,占國統股份總股本近2%,套現5416萬元。與此同時,公司原來的第二大股東國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及原來的第三大股東國統國際有限公司也通過大宗交易系統不斷減持各自所持的國統股份股票。
明顯受益水利建設
4月19日,國統股份公告稱,日前與保定市南水北調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正式簽訂了PCCP采購合同,采購總金額為7197.17萬元。同時,公司最近被確定為中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北屯墾區(qū)城鎮(zhèn)輸配水管道工程建設項目,中標金額為6619.3萬元。
這是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水利以來,公司享受到的實質利好。
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程定華此前對《投資者報》表示,“水利投資大幅增加將帶來輸水管道的巨大需求,對大口徑輸水管道而言更是難得的好機會”,而國統股份將無疑受益最大的公司之一。
相關預測顯示,“十二五”期間PCCP管的需求量將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長。而國統股份在PCCP管行業(yè)具有明顯的品牌優(yōu)勢,過去幾年中標率更是在80%以上。
長城證券分析師張霖認為,國統股份2009年在新疆地區(qū)的收入占比高達67%,新疆降水比較少而且極不均勻,在新疆的資源開發(fā)過程中,生活、電廠、農業(yè)以及石油和煤炭企業(yè)都將嚴重依賴輸水管道。
這意味著新疆地區(qū)水利工程投資必將加大,對PCCP等大型輸水管道的需求將大幅增長,公司銷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也會因此提高,加上公司PCCP與其他材料相比性能和價格具備優(yōu)勢,在享受政策鼓勵方面具優(yōu)先權。
《投資者報》從國統股份證券辦了解到,2010~2012年公司跟蹤洽談的合同總量超過7000公里,這表明公司最近兩年項目儲備充足。
另一個值得期待的事實是,公司非公開增發(fā)事宜于2010年11月獲批,并于去年12月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fā)行募資主要投向公司5個PCCP項目和2個地鐵盾構環(huán)片項目的建設。公司預計,非公開發(fā)行的募投項目完成后,可實現PCCP管道產能增長120%,這就相當于再造了一個國統股份。
對于項目投產后對公司業(yè)績的影響,信達證券報告的預計更為樂觀,認為到年底公司的PCCP標準管產能就將擴至480公里,盾構環(huán)片生產線產能12000環(huán),收入有望大幅增長。“以2010年公司凈利潤率估算,新增PCCP管產能達產將增厚每股收益0.49元,如果盾構環(huán)片年均產量8000環(huán)/生產線,盾構環(huán)片項目預計約增厚每股收益0.3元。”
兩高管套現5400萬
水利建設的全面提速,對地處新疆這個缺水地區(qū)的國統股份來說,無異于天時地利,公司正迎來快速發(fā)展的大好時機,加上增發(fā)方案去年11月獲批,國統股份的股價一改此前長時間的橫盤震蕩格局,開始積極上攻。
數據顯示,自2010年11月初到2010年12月中旬,國統股份的股價在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大幅上漲50%,并不斷創(chuàng)下上市以來的新高。也就在這時,公司兩名高管和兩名法人股東開始減持。
首先減持的高管是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傅學仁。早在2009年8月5日,傅學仁就以15.48元的成交均價拋售國統股份3萬多股,套現約48萬元,并于2010年5月掀起減持大潮,一連減持10次。
最多的一次減持發(fā)生在今年2月17日,傅學仁當天以29.57元的成交均價減持53萬股,一天就套現1567萬元。最近的一次減持是3月16日,傅以30.25元的均價減持6000股,套現18萬元。
據《投資者報》統計,截至目前,傅學仁共減持128.36萬股,套現3216.42萬元。
此次減持后傅學仁仍持有公司國統股份約16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9%。另一名積極減持的高管是監(jiān)事沙建義,主要通過國統股份的法人股東西安市通達水泥制品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進行減持。從深交所披露的數據看,自2010年1月25日至今年3月30日,沙建義通過通達水泥累計減持國統股份79萬股,套現2199.78萬元。
兩法人股東減持1500萬股
高管減持的同時,股東也在紛紛逃離。
公司原來的第二大股東國統國際分別于3月16日和年3月28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進行減持,共減持國統股份3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3%。國統國際此前已陸續(xù)減持國統股份多達750萬股。至此,該股東已將其持有的1125萬股國統股份全部減持完畢,目前不再是公司股東。
公司原第三大股東國統有限于3月29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份1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91%,加上此前的減持,該股東已累計減持國統股份375萬股。目前還持有4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 44%,全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作為國統股份主要股東的國統國際、國統有限曾在公司上市時承諾,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減持所持股份。至2011年1月24日,兩公司所持股份解除限售、可上市流通。目前來看,國統國際、國統有限在限售解禁一周后的1月31日即開始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兩名法人股東持有股份的成本非常低廉。2001年8月,在臺灣高雄注冊的國統國際參與發(fā)起設立國統股份,出資750萬元,持750萬股,占25%;2002年1月,在美國德拉瓦州注冊的國統有限以1元/股的價格增資入股500萬股。
2003年2月,國統股份再次增資,國統國際、國統有限以1.06元/股的價格分別認購150萬股、100萬股。在國統股份IPO上市時,國統國際、國統有限兩公司合計持有1500萬股,耗費資金共計1515萬元。與目前收益相比,投資獲利不低于4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