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大財富頻道 >> 正文
“邊學副業(yè)邊找工作”“零基礎學月入過萬”?當心“副業(yè)培訓陷阱”

  第一,大多以“1元學費”“0元學費”“能賺大錢”引流,此后頻繁發(fā)信息、打電話誘導學員高價買課。相關課費數千元至萬余元不等。

  第二,培訓機構往往會“承諾”學員,掏高學費購課學成后,機構能推薦或“派單”提供兼職賺錢機會。但記者發(fā)現,這些承諾絕大多數根本無法兌現。“承諾的20天賺回學費,現在40天了也沒兌現。”一名短視頻剪輯班學員表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多名專家稱從未聽說過心理傾聽師這一職業(yè)。

  第三,培訓效果名不副實、質量低劣。據多名學員反映,有的培訓講師講課內容非常粗淺,甚至是從網絡上粘貼拼湊,幾乎沒有實用價值;有的培訓講師讓學員花幾百元買配音軟件制作影視講解視頻卻無法發(fā)布;還有的培訓班講師身份造假。記者聯系了據稱為剪輯課程授課的知名影視博主,他表示“網上有人冒充我賣課”。

  面對這類陷阱,學員一旦中招,合法權益往往無法得到保障。記者檢索多家網絡投訴平臺發(fā)現,針對上述多家機構的投訴量高達上百條,原因多為“不予退款”。

  此外,人數眾多的“學員群”還面臨被涉詐不法分子盯上的巨大風險。北京豐臺公安分局洋橋派出所民警駱君灝告訴記者,近期北京市民李女士報名參加此類副業(yè)培訓班后,被“講師”以購物“大額返現”刷單兼職賺錢誘惑,受騙損失上萬元錢。

  治理難點在厘清引流平臺法律責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趙精武表示,治理“副業(yè)培訓陷阱”的關鍵和難點在于如何斬斷不法機構或平臺利用知名網絡平臺進行引流的鏈條,厘清引流平臺的法律責任,壓實平臺責任承擔機制。

  一些受害學員告訴記者,引流網絡平臺事后往往以無法對培訓內容負責為由“甩鍋”責任。

  趙精武認為,在實踐中,平臺經營者不能放棄對此類培訓廣告中夸大和虛假成分的審核義務。另外,根據互聯網廣告的相關規(guī)定,平臺經營者作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有義務對利用其信息服務展示、發(fā)布的廣告內容進行監(jiān)測、巡查,對于明顯存在詐騙風險的“副業(yè)培訓陷阱”廣告,平臺經營者也應當就用戶的部分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部分平臺賬號在其直播、短視頻等發(fā)布的信息內容中插入“副業(yè)培訓陷阱”的宣傳內容,賬號運營者應當與培訓機構承擔連帶責任,平臺經營者有義務向受害用戶告知相關賬號運營者的實際身份。

  BOSS直聘安全專家提醒,“副業(yè)培訓陷阱”往往利用求職者急于求職的心理,一些當前求職不太順利的求職者容易上當受騙。建議求職者注意幾點:第一,要拒絕“高薪兼職”誘惑,重點關注薪資是否明顯高于平均水平,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第二,提升技能輔助求職的想法沒有錯,但要仔細甄別培訓機構資質資格,對“培訓技能不積極,忽悠兼職特積極”的機構要特別小心;第三、求職心態(tài)要調整好,遇到一時不如意也不要氣餒或過度焦慮,放平心態(tài)、調整策略或尋求專業(yè)人士支持。

  警方表示,會發(fā)揮好各級反詐聯席工作機制的作用,如果群眾從某平臺被引入第三方聊天工具實施詐騙的警情增加,將及時聯合市場、網信等相關部門約談平臺,督促把好“入口關”。

  來源:新華社 記者:魯暢

2頁 上一頁  [1] [2]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