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頭條 李松月
01
京東“買貴雙倍賠”擴大比價范圍
京東推進了近兩年的低價戰(zhàn)略,又投下一顆重磅炸彈。
日前,京東修訂了《京東開放平臺買貴雙倍賠服務規(guī)則》,并將于8月8日正式生效。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京東“買貴雙倍賠”服務的比價范圍進一步擴大:
一方面,比價平臺中的“拼多多百億補貼、淘寶百億補貼、天貓”,更改為“拼多多、淘寶&天貓(不含阿里拍賣、淘工廠、淘寶買菜)”;
另一方面,原先要求比價的同款商品前臺展示銷量≥100件、前臺展示評價≥100條,現(xiàn)在標準則都降低為“≥30”。

圖源:京東規(guī)則中心
這兩項變化,無疑大幅擴大了買貴雙倍賠的比價范圍,彰顯了京東貫徹低價心智的決心。
據(jù)悉,京東的“買貴雙倍賠”服務,指的是消費者在購買了標有此服務標識的商品后,如果訂單實付金額高于特定平臺上同款商品的價格,則可以申請與訂單實付金額雙倍差額的補償。
這項服務于去年2月推出,一同上線的還有京東的“百億補貼”常駐板塊,可以說是為了促銷活動量身定制的一項服務。
因而在一開始,京東所規(guī)定的“特定平臺”,就是拼多多百億補貼和天貓,競爭的目的十分明顯。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京東“買貴雙倍賠”的比價對象又新增了淘寶百億補貼、唯品會、京東和途虎養(yǎng)車,進一步強化低價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東之前,“買貴必賠”服務很早就已出現(xiàn)在各大電商平臺。
比如2017年10月,天貓發(fā)布《“買貴必賠”服務規(guī)范》。其中規(guī)定,若消費者在天貓購買了帶有“買貴必賠”標識的商品,并在當日發(fā)現(xiàn)該商品的成交價格高于京東自營,便可以申請差額補償。
2020年10月,天貓聚劃算百億補貼正式上線“買貴必賠”服務,直接對標京東自營、拼多多、唯品會等。
此外,還有像是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也同樣上線了該服務;2021年淘寶特價版更名為“淘特”時,一并推出官方補貼專區(qū)和買貴必賠服務;2022年12月,快手電商首次推出了“買貴必賠”玩法……
而京東在2023年初,一出手便是“雙倍賠”,試圖重新挽回低價心智。此后不久,天貓也針對服飾商家上線了買貴雙倍賠服務,可以算是最新一輪電商價格戰(zhàn)的標志性事件。
不過事到如今,淘寶天貓、抖音等平臺,已經(jīng)顯露出了轉(zhuǎn)向的趨勢,似乎已經(jīng)不想一味地再去卷低價了。
京東卻在這一節(jié)點上加大了比價的力度,著實令人有些意外。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