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則不僅有百億補貼、便宜包郵等活動,還將推出“2元包郵日”,保定、義烏、福建、廣東等產業(yè)帶的海量低價商品全場包郵。
因此,拼多多此番祭出“自動跟價系統(tǒng)”算是在價格戰(zhàn)白熱化下的一次大力反擊。
白熱化
低價競爭,本質是以價換量。不少入駐拼多多的商家都有一個共識,拼多多是一個定位薄利多銷的平臺,因此選擇上架的品類上會有一定差異。
這本為大量的白牌商家提供了不錯的生存平臺。
然而,在越來越“卷”的價格戰(zhàn)中,一些白牌商家似乎已經難以保住原本的利潤空間。
在618這個集中展示價格力的重要窗口,各大電商平臺貼臉比價。拼多多在平臺中部分商品中打出了“比淘寶便宜”、“比京東便宜一些”等價格標簽。
一位品牌商家透露,也有京東采銷提出將部分商品標題設置為“比拼xx、某貓某寶便宜”的要求。
崔麗麗告訴華爾街見聞,類似拼多多這樣的自動跟價系統(tǒng)可能壓低行業(yè)毛利率空間,導致商家賣的多并不一定利潤多。
因為擔心利潤被進一步壓縮,不少商家都選擇關閉自動跟價這一功能。在硬幣的另一面,這一決定也面臨著失去流量和訂單的風險。
有商家提供的截圖顯示,在其取消自動跟價后,其收到了商品已失去大促活動免費流量,具體內容顯示:“您的商品在大促活動資源位已因為高價失去資源位免費流量。請您立即前往改價,重新恢復資源位免費流量。”
不過也有一家做服飾生意的商家表示,在不選擇開啟該功能后,對自家生意并沒有太大影響。
全行業(yè)來看,已有不少被裹挾在價格戰(zhàn)中的商家苦不堪言,并在最近站出來公開抵制某些平臺。
此外,“卷價格”固然能夠在短期內吸引更多消費者、提振銷量,但當所有平臺都在“拼低價”的同時,平臺之間的差異化也似乎變得模糊了。長遠來看,電商平臺也可能為了降低成本,而不得不犧牲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這顯然并不是長久發(fā)展之計。
如今隨著行業(yè)低價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監(jiān)管也重拳出擊,在5月初發(fā)布了將于9月1日施行的《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guī)定》。不少商家認為,其中部分規(guī)定或給自動跟價帶上枷鎖。
歷史的經驗證明,價格戰(zhàn)并不會在市場中持續(xù)太久。當拐點來臨時,只有真正掌握技術創(chuàng)新和提升用戶體驗方案的電商,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經過去一年多的“價格戰(zhàn)”后,各大電商平臺需要盡快跳出無限低價的循環(huán),在吸引消費者與保護商家權益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下一階段電商戰(zhàn)的關鍵。
電商江湖的格局仍在持續(xù)改寫,讓子彈再飛一會,時間會給出答案。
來源:華爾街見聞 黃 昱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