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麥當勞、瑞幸、喜茶等10多家頭部連鎖餐企已入駐
目前,拼多多本地生活除了沃爾瑪超市以外,還有10多家頭部餐飲品牌已經進駐。
像是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瑞幸咖啡、漢堡王、必勝客、DQ、喜茶、哈根達斯等連鎖餐飲品牌。
目前看部分品牌的銷量都很高,很多如漢堡王、肯德基、瑞幸等品牌的打折套餐或是優(yōu)惠券都已經賣到了10萬+單。
而且顧客的評價也都很高,“超出期望”“秒拍秒收”“很實惠又方便給力”……

巨頭們群雄逐鹿之下,“拼多多”能否再次突圍?
對于本地生活戰(zhàn)場來說,今年可謂是硝煙四起,你方唱罷我登場。
今年上半年,入局本地生活服務的新玩家不在少數(shù),而老玩家也在不斷加碼嘗試進一步搶食。
就在群雄逐鹿的當下,拼多多亦如最初突圍時的模樣,頂著巨頭稱霸的壓力,想要試水繼續(xù)虎口奪食。
而憑借“低價拼團+社交傳播電商”的打法,它能否在餐飲上也一騎絕塵?
1、35.3萬億的“本地生活”市場,引得巨頭們爭相入局
如果說把如今的本地生活比作一個斗獸場來說,那下場競爭的獨角獸們個個都實力不凡。
在拼多多低調試水本地生活之時,抖音、快手、美團、京東、阿里、小紅書都在大刀闊斧的打著“進攻戰(zhàn)”。
目前,抖音生活服務業(yè)務已覆蓋370余座城市,合作門店超200萬家;
面對抖音的進攻,美團積極防御,正進一步加碼短視頻業(yè)務,發(fā)力內容;
與此同時,快手生活服務業(yè)務新增了上海、青島和哈爾濱三個試點城市,并于4月進入了杭州;
阿里也于3月變陣,高德宣布和阿里旗下本地生活的到店業(yè)務口碑正式合并……
為什么這么多“大佬”紛紛下場?
因為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空間增長依然迅猛,據艾瑞咨詢數(shù)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將會增長為35.3萬億元。
2、靠“瞄準低價客群+社交電商傳播”的拼多多,能否虎口奪食?
在拼多多成立的2015年,當時大家都認為未來的電商趨勢,已經進入了兩雄爭霸的格局,被淘寶、京東兩家瓜分市場,再難有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拼多多,卻在當時悄然進場,硬生生打開一扇門。
當時淘寶和京東的戰(zhàn)略對峙,都在朝著爭奪品牌賣家和一二線市場的方向進發(fā)。
但他們都忽略了身處“五環(huán)外”這部分群體,那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他們需要高性價比,正因如此,那些絕對低價的商品對他們有著非常高的誘惑力。
而這就為拼多多這種主打低價的電商平臺帶來巨大流量,拼多多在此時依靠“低價拼團”,用低價俘獲顧客。
然后再利用熟人的“社交電商模式”,提高用戶購物參與感的同時解決信任問題,找熟人幫忙拼單,新加入的買家可再次分享鏈接尋找熟人……如此一來,在社交傳播的催化下,拼多多的用戶數(shù)量實現(xiàn)了裂變式增長。
而其2022年全年業(yè)績報告,當年營收超過1300億,利潤也是突破了300億。
現(xiàn)如今,這樣的打法是否也可以平移到本地生活和餐飲上?一切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因為雖然消費力在下滑,人們對本地生活餐飲等需求,更傾向于“低價實惠”。但是餐飲有著自身的特性,對于很多品牌來說,自身成本和價格已經是“貼地飛行”,再往下壓縮的空間并沒有那么大,如果想要以“低價”來突圍并不容易。
總結:
我們如今還不知道拼多多的低價+拼團打法,能否在本地生活擦出火花。
但隨著巨頭們紛紛入局,勢必會為餐企帶來一波紅利和利好政策。
混戰(zhàn)之下,對餐企無疑是一次機會。
更多平臺的入駐,就會釋放更多流量、新打法、新思路給到餐企。
餐企要做的就是抓住機會,結合自己品牌創(chuàng)造新的增長和可能。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 旖旎
共2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