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太二酸菜魚的顧客人均消費則由2018年的72元一路升至2021年的80元,但在2022年降為77元。

4、員工成本上升到了28.3%,擁有16190名員工
再來看看九毛九的成本結構有什么變化。
在原材料成本上,從2021年的15.37億微跌5.9%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 14.47億,大致與收入因疫情反彈而減少相符。原材料占比36. 1% 。
截至 2022 年12 月31日,九毛九擁有合共9711名雇員及6479名外包人員。
員工成本從截至2021年的10.56億上升到了11.33 億,增加7.3%,主要是因擴張門店而增加員工;員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由25.3%上升至 2022 年同期的 28 .3% ,主要由于同店銷售因疫情反彈而減少。
租金開支則從2021年的0.97億減少14.1%至2022年同期的0.83億,主要由于收入因疫情反彈而下跌, 導致浮動租金付款減少。房租占比2. 1%。

深挖招股書,
九毛九盯上了火鍋賽道……
深挖招股書,九毛九還給我們透露了哪些未來規(guī)劃呢?
1、不斷調整品牌組合,慫火鍋或許成為新的增長點
多品牌發(fā)展一直是九毛九的核心策略,“太二”的成功驗證這個策略。
為此,九毛九的下一步仍舊是遵循多品牌發(fā)展策略,但卻在不斷調整品牌組合。
一邊是擴張。
據九毛九方介紹,在餐飲消費復蘇的大趨勢下,九毛九將持續(xù)優(yōu)化門店結構,2023年的拓店計劃主要聚焦于太二酸菜魚和慫火鍋,其中太二酸菜魚計劃開店120家,慫火鍋計劃開店25家。
但隨著太二門店越來越多,客流量集聚效應被稀釋,翻臺率的下降,也讓九毛九急尋第三增長點發(fā)力。
2020年才創(chuàng)立的慫火鍋在疫情中表現(xiàn)不錯,短短三年,從最開始的748.2萬,增長到了現(xiàn)在的2.56億元。
九毛九創(chuàng)始人管毅宏也曾說過,“ 在成功找到‘太二’這個第二增長曲線之后,慫火鍋會跑出第三增長曲線。”
一邊卻是放棄。
九毛九于2021年11月永久終止營運慫冷鍋串串品牌;2022年上半年出售2 顆雞蛋煎餅品牌。
“維持餐廳品牌的最優(yōu)組合,并專注于我們認為具有更大增長潛力的品牌。”九毛九在財報中說道。
2、買地建廠,為火鍋供應鏈建設提速
九毛九集團還在2022年財報中提到:集團持續(xù)增強供應鏈及支持能力。
九毛九于2020年在位于佛山的中央廚房附近租賃新倉庫,以承接原先儲存于佛山中央廚房的倉庫存貨。此舉騰出了首間倉庫的空間,九毛九安裝了額外設備并將首間倉庫轉型為食物加工中心,擴充生產線、提高產能、增強供應鏈能力,以支持九毛九的擴張計劃。還初步構思在華東增建中央廚房,以更好地支持該區(qū)的餐廳網絡擴張。
目前,九毛九集團已在華南及華北建設新供應鏈中心,在中國西南部開展建設一個火鍋底料及復合調味料的生產廠房及一間中央廚房,從而增強供應鏈能力以支持未來擴張計劃。
職餐發(fā)現(xiàn),在2022年10月19日與重慶市涪陵區(qū)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訂立出讓合同,以收購位于中國重慶市涪陵區(qū)宗地面積為33173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為期50年,總代價為996萬元。九毛九集團稱,此次購買土地使用權,主要是為了新品牌慫火鍋做儲備。
當被問及未來是否有向B端銷售火鍋底料等計劃時,九毛九回應稱“不排除這個可能”。
小結:
去年是艱難的一年,不少餐飲品牌紛紛關店止損保命,而九毛九還能保持擴張100多家門店,實屬不易。
太二在疫情和品類的影響下,已然進入增長緩慢期。
每個品牌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來莫謀求出路,如今,九毛九似乎盯上了火鍋賽道……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 程三月
共2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