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金的逐漸投入,星晨急便也離落幕不遠了。2012年3月,有人在網(wǎng)上爆料稱陳平捐款潛逃,雖然隨后陳平出面進行了回復,然后再無下文。
綜合來看,陳平能在1994年就能借鑒先進經(jīng)驗,并在國內(nèi)快遞市場大展宏圖,的確不愧為他“中國民營快遞之父”的稱號,但是在電商時代的來臨之際,一個機會沒有把握住,就被后來的競爭對手們迅速超越。
似乎這又是一個柯達、諾基亞式的故事,宅急送的失落,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時代悲歌。如今的宅急送依舊在想各種方法,但始終難以重回巔峰。

2015年拼多多崛起,巨大商流帶飛的極兔快遞,成了一線快遞公司的最后一張門票,缺乏電商物流基因的宅急送,再次錯過了。
時至今日,隨著電商市場的成熟化發(fā)展,現(xiàn)在的快遞行業(yè)之爭,正在面臨新一輪的變革,其中的競爭賽道遠不止當初的電商物流,逐漸拓展至服務質量、航空物流、跨境市場、乃至同城即時物流等多個領域。
對于四通一達們來說,他們面前的困難,不比當初宅急送面臨的困難少。
物流行業(yè)朝著多元化發(fā)展
來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我國全年社會物流總額預計超過340萬億元,同比增長3.6%左右;物流業(yè)總收入預計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5%左右。
其中,快遞業(yè)務量累計完成1105.8億件,比上年凈增22.8億件。冷鏈物流市場規(guī)模全年預計超過4900億元,同比增長7.2%左右。

在如此大的物流市場中,快遞物流依舊是重中之重,相較過去幾年的價格戰(zhàn),目前快遞物流逐漸開始比拼快遞服務、航空跨境物流、即時物流,快遞市場也進入多元化發(fā)展時代。
在快遞服務中,配送時效、送貨上門服務、快遞保價,成為質量戰(zhàn)的核心點。
以阿里為例,此前其投資的星晨急便和百世快遞相繼落幕,但菜鳥快遞,卻逐漸崛起。尤其在服務質量上,布局越來越多。
上個月菜鳥CEO萬霖表示,2022年全年,自營的菜鳥直送和加盟式的菜鳥驛站共同把20多億個包裹送貨上門。
除了菜鳥之外,京東、順豐也逐漸提升快遞服務質量,2022年,雙方先后發(fā)布快遞保價2.0措施,為用戶快遞的安全送達提供更晚上的保障。
以往不以時效見長的通達系,也在加快提升物流配送的時效,2022申通雙11首單配送僅用時9分鐘就送進村里。
除了快遞服務質量之外,航空物流和跨境市場,是快遞巨頭們競爭的第二個焦點
典型的案例是圓通,2022年,僅圓通一家公司就購入了7架全貨機。順豐的航空機隊已經(jīng)增長至77架。京東也不例外,在2022年成立了京東航空公司,正式投入運營。
近年來,跨境電商蓬勃發(fā)展,讓國內(nèi)物流企業(yè)盯上了國際貨運這門生意,航空物流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圓通董事長喻渭蛟直接提出“沒有飛機不是真正的快遞公司”的觀點。
在這股潮流下,菜鳥、極兔、中通等一線快遞公司紛紛與航空公司布局合作,奔向海外市場。更有甚者還與機場合作,共同修建航空樞紐。
除了服務質量之爭和航空物流之爭外,2022年大爆發(fā)的即時物流,更是打了眾多快遞企業(yè)一個措手不及。
根據(jù)國家發(fā)改委披露的數(shù)據(jù),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規(guī)模達到約2000億元。
作為對比,2021年我國快遞市場訂單量為1083.0億件,即時配送的訂單量,將達到全國快遞單量的40%左右,又一個龐大的物流市場誕生了。
而目前在即時物流市場中,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以美團、餓了么這類外賣運力平臺為主,在快遞公司中,京東和順豐也先后布局了即時物流業(yè)務,整體的競爭形勢依舊十分緊張。
綜合來看,如今的快遞市場競爭,早就不是宅急送時代的樣子了,如此多元化,復雜化的競爭態(tài)勢,把快遞江湖的入場券提高了門檻。劇烈競爭之下,并購潮的現(xiàn)身,也加速了二線快遞公司的退場。
近年來,百世快遞、德邦快遞先后被收購,天天快遞也多次賣身至今仍止不住虧損,有行業(yè)人士認為,二線快遞公司幾乎快集體倒下了。
就像宅急送一樣,時代的風潮席卷而過,真的是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古語有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希望宅急送的過往,可以給當下的快遞市場,帶來一絲明鑒。
來源:電商報Pro 老電
共2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