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凈利雙增,京東物流大爆發(fā)
京東物流正在擺脫對京東的依賴。
近日,京東物流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在本季度中,德邦集團7月26日至9月30日的業(yè)績首次被并入,京東物流也實現(xiàn)了連續(xù)第二個季度的盈利。
財報顯示,本季度京東物流營收357.7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38.9%;期間虧損1.5億元,較去年的10.5億元虧損大幅收窄85.9%;經調整凈利潤4.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5.7億元的虧損,再次實現(xiàn)扭虧為盈。

(截自京東物流2022Q3財報)
從這些基本數(shù)據(jù)來看,京東物流本季度的表現(xiàn)可謂是十分亮眼了。但相信不少人也會有疑惑,是否是德邦的加入才讓京東物流在本季度出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
據(jù)財報披露,被并入的德邦營收為58.2億元。即使去掉這一部分收入,京東物流的營收也實現(xiàn)了16.3%的增長。因而可以說德邦給京東物流提供了很大的正向幫助,但也不能否認京東物流本身的成長。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季度,京東物流的外部收入占比提高到了69.5%,接近七成。而去年同期還只有57.6%的外部收入。

(截自京東物流2022Q3財報)
一方面,當然是德邦貢獻的58.2億元起到了作用;另一方面,京東物流自身的獨立造血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即使沒有德邦,京東物流來自外部客戶的收入也有著接近30%的大幅提升。
換而言之,如今的京東物流,早已不再是專屬京東零售的“物流工具”。而是一個有著強大造血、輸血能力的新增長點。
持續(xù)投入,京東物流建起護城河
2017年京東物流集團剛剛成立時,就曾喊出了“對外開放”的口號。當時劉強東更是立下目標:“京東物流未來五年,來自京東平臺的收入必須低于一半”。
沒想到才過去四年,京東物流就提前在2021年完成了這一目標。如今,外部收入占比更是已經接近70%。
當初京東物流之所以會選擇面向社會開放,為的就是不被京東自身的零售平臺困住。長期以來,京東早就在供應鏈和物流領域投入了很多。如果只是為了服務于自身平臺,不僅無法盈利,還會成為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
2019年初,劉強東發(fā)表的公開信更是充分表達了對京東物流的擔憂:“這兩年對公司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兩年,公司已經虧了十幾年,如果這么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我相信所有京東配送兄弟都不希望公司倒閉。”
也正是從這份公開信之后,京東物流加大了改革力度。既要降低內部成本,又要提速獲取外部客戶。為此,京東物流不吝于在能力、品牌和服務方面持續(xù)投資。
能力方面,京東為了補齊全距離運輸版圖,不惜斥巨資收購跨越速運、德邦和達達。如今德邦的業(yè)績已經歸入京東物流,外界也看到了它在外部收入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而一旦德邦和京東物流的融合徹底完成,無疑會產生更加強大的協(xié)同效應。
此外,京東物流自身也在不斷進步。比如最新的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京東物流已經運營超過1500個倉庫。包括云倉生態(tài)平臺在內的倉儲網(wǎng)絡管理面積,如今超過了3000萬平米。

(截自京東物流2022Q3財報)
今年8月底,京東物流更是成功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fā)的CCAR-121部《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標志著京東物流航空也正式投入運營。想必未來,京東物流外部訂單的運輸效率,也將有望追趕上京東自營商品。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京東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