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運動品牌如何走向高端國際化?
“安踏旗下的始祖鳥歸根到底還是一個運動型消費品。”江瀚認為,從消費的角度來看,它的定價和市場邏輯,目前更多是靠走量,而不是走的高端化奢侈品的品牌價值,且歷史積淀不足。
“曾有些‘高定價’最終失敗的案例,比如最初的無印良品、蓮花汽車,都因過度捧高自己而摔得很慘,包括肯德基的早期定價也有類似問題。”江瀚表示。
不過,譚浩俊強調,關于品牌的培育,企業(yè)和消費者也不必悲觀,只要企業(yè)潛心去做,慢慢去培育,中國也能培育出奢侈品牌。
近幾年,中國國內運動品牌收購海外品牌“如火如荼”,卻靠這些“洋品牌”繼續(xù)在國內搶占市場份額,沒能真正走出去。2021年,斐樂為安踏貢獻營收218億元,基本上都來自國內。
國產品牌如何走高端化路線?徐雄俊表示,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線上線下去搶占認知,奪取消費者心理認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勢能。還可以通過贊助國內外時裝秀,提高品牌的認知度和專業(yè)感,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痛點。
同時,企業(yè)要避免出現(xiàn)國際高端化品牌曾經對待中國消費者的刻薄、傲慢的態(tài)度。“第一,品質要過硬,服務跟上,要更加親民;第二,產品通過不斷更新?lián)Q代,能夠生產出與價值相匹配的產品。”徐雄俊給出兩點建議。
據(jù)報道,安踏早在2009年就收購了意大利運動休閑品牌斐樂的大中華業(yè)務,此后陸續(xù)收購迪桑特(日本)、可隆(韓國)、斯潘迪(英國)等多個海外品牌。近三年李寧收購了香港休閑服裝品牌堡獅龍等品牌。
鞋服行業(yè)獨立評論人馬崗表示,國貨未來崛起與否,為了進軍高端市場,國產品牌基本上有兩個方法:一是收購外資品牌進行改造,比如安踏收購的高端品牌;二是本土品牌高端化,比如波司登的高端化。(來源:中新經緯 孫慶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奢侈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