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對于剛開業(yè)的新店,他們打著自己是大V,用自己幾千的粉絲量,就要求店家買單,基本都是吃到中途或者買單時,才表明自己是探店達人,對餐品和服務挑刺,要求打折、免單或者是合作。
像是今年5月,探店博主陶女士與商家約定好探店免費享用“三人餐”,卻帶了8位親友到店消費。商家要求陶女士支付3人以外的餐費,陶女士以自己有3個“探店博主”賬號,店家應提供9人餐為由拒絕支付。
此前,河北廊坊某烤肉店內,一男子稱因自己有600萬粉絲,要求吃霸王餐,隨后被服務員怒懟“抖音探店難道可以不結賬嗎?”
還有在深圳某家餐館里,也有一名男子吃完飯結賬時,跟老板提出自己是做美食視頻的網紅,可以免費幫老板宣傳拍攝視頻。但是等到男子顯示出社交賬號發(fā)現才217個粉絲。
針對這種“吃霸王餐”的亂象,抖音明確表示,將對強行索要餐食、餐食費用、車馬費用、額外傭金、dou + 券 / 幣等違規(guī)行為進行整治。
3、從嚴整治探店博主對餐廳菜品“價格虛假宣傳”
“水煮肉片、瓦罐雞湯、回鍋肉、麻婆豆腐,四個菜只要49元……”
這樣的“打骨折”套餐,很多餐廳是無法承受的。
但對于流量越來越貴的時代,博主為了出圈,就拿餐廳開刀,失去“底線”,開始變著法的博取眼球,有些主播甚至沒有經過老板同意便私自將菜品價格降低。
比如之前網絡上有餐廳老板曾曝出,博主和自己談合作,然后私自寫劇本,還讓準備好的演員冒充服務員,說“餐廳人多的時候,菜量就會減少,只有通過博主這里下單才能保證每一份餐都足量”,為了博主自身的人氣,直接虛假造謠。
請了博主探店是為了聚人氣,這種虛假價格套餐打法,不僅沒拉來人氣,餐廳長久以來積攢的人氣口碑都受到損害。
抖音這一次四項整治規(guī)定中,其中一項就是將從嚴整治對所推薦商品/服務等信息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
4、將對博主為了吸引眼球,對餐廳“夸大宣傳”行為進行嚴厲整治
“環(huán)境最好的餐廳,沒有之一”
“這家的大棒骨我敢說,是全國最實惠、最大、最香的”
“你看這小龍蝦堪比大龍蝦,這個頭是方圓百里最大的”
現在無論是各大短視頻平臺還是微博、小紅書等粉絲聚集地,探店大V博主只有提供“新鮮”、“好玩”、“別具一格”的優(yōu)質內容才能獲得人氣和流量。
所以對餐廳的打卡、探店視頻,也被博主們披上了很多人為打造的“外衣”。
比如在直播或拍攝短視頻時可以夸大菜品的味道和餐飲店的環(huán)境,有的故意用夸張和虛假人為打造過的鏡頭欺騙顧客。
這樣一來,消費者經過探店主播的推薦,在進店消費后發(fā)現無論是門店的環(huán)境還是菜品的品質甚至是價位都與視頻中不符,實際用餐體驗產生很大偏差,這對于餐廳是致命的打擊。
抖音將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夸大功效、過度承諾、虛構使用條件及“貨不對板”等進行嚴厲整治。
5、堅決打擊云探店、剪輯、虛構、雇傭水軍等“虛假探店”行為
還有一種探店亂象,則更令人不齒,就是沒有實際探店品嘗,就用云剪輯的方式故意“黑店”要錢。
比如網上真假難辨的“云探店”視頻,視頻發(fā)布者只需拼接、剪輯現有素材,不到店即可上架商家餐飲團購鏈接。
一些主播手握對餐飲商家的評價權,故意對餐館各種挑剔、嫌棄,讓商家積攢起來的口碑“毀于一旦”,以此逼迫商家乖乖合作掏錢。
當主播手中權力失去控制,面對惡劣的行業(yè)風氣,餐飲商家只能叫苦不迭。
此次抖音平臺堅決打擊未到店實拍而采用搬運、拼接、混剪素材等方式進行推銷商品/服務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云探店、云剪輯、抄襲搬運、雇傭水軍、網絡寫手虛構種草筆記等。
總結:
給錢就好評,不給錢就差評,餐飲人真的苦“探店亂象”久已。
很多博主正是抓住“灰色”產業(yè)鏈的法律空子,一直“投機取巧”給餐飲人挖坑。
抖音發(fā)布整治探店治理《公告》,首次給餐飲人一個“發(fā)聲”伸張正義的機會,也希望有更多網絡平臺治理法規(guī)出臺,解餐飲人于水火之中。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 旖旎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