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90后的焦慮,被菜市場治好了

疫情當下,尋找一座城市“回來了”的標志,大概率要去本地菜市場。

  就像上海的7月,伴著各個街區(qū)菜場的回歸而復蘇。知名網(wǎng)紅打卡點蒙西菜場,幾天前剛剛恢復營業(yè),攤主與顧客同步歸來。不少人聽聞消息后,還會特意選在第一天趕個早市。

  美食家最不吝夸贊菜市場的美妙。蔡瀾說,到任何地方,先逛菜市場,“主要因為愛吃,遇到什么沒有嘗試過的便買下來”。陳曉卿說,一切不逛菜市場的城市旅游,等同于不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戀愛。

  菜市場之于一座城市,往往是靈魂之于一具肉體般的存在,但在過去的十多年里,這條城市脈搏卻與年輕人漸行漸遠。

  一方面,外賣、生鮮電商的高度發(fā)達,讓年輕人已經(jīng)適應了服務上門的便捷,另一方面,宣揚個性、自由、灑脫的年輕一代,顯然與煙火氣息濃厚的菜場,不在一個生活平面。

  現(xiàn)在,改變在悄悄發(fā)生。

  以90后為代表的一部分年輕人,正熱衷于探索居所附近的菜場及菜店。在豆瓣,有“菜市場愛好者”小組,14萬名成員聚集其中,分享漫游菜市場的精彩;在小紅書,探店菜場是美食博主們的常規(guī)選項。在菜市場買衣服、燙頭、拍大片,抖音網(wǎng)紅同樣很愛菜市場。

  很難否認,疫情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觀與消費觀。

  更渴望感觸平凡的日常,愿意走出家門,親手買菜做飯,研究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懂得多番比價,精打細算過日子——當然,更深層的原因,也可能是90后真的不再年輕了。

  站在更大的行業(yè)層面,近兩年,生鮮電商受困于人工成本與盈利模式,線上產(chǎn)品價格不再有優(yōu)勢,并逐步縮減領(lǐng)地,用戶用腳投票,總能選到更好的替代品。而菜市場,在當下的城市規(guī)劃設計中,也愈發(fā)朝著年輕化、潮流化的方向行進。

  年輕人走進菜市場,菜市場也在等待年輕人。

  01

  買菜的快樂 

  在北京某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工作的雷磊,最近一年,周末兩天時間總是平淡而踏實。

  5點多起床后,他會去附近的公園跑步,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連跑10公里,結(jié)束后,回家的路上順手帶回早飯,叫醒愛人,飯畢,再一起結(jié)伴去附近的菜市場采購。

  那是一處北五環(huán)外的大型農(nóng)貿(mào)市場,近批發(fā)性質(zhì),菜價與肉價都相當便宜。雷磊舉例,一條一斤半重的鮮活鱸魚,能以20元左右的價格拿下,“比網(wǎng)上的價格要便宜十多塊錢”。

  他告訴新零售商業(yè)評論,自己工作日會在單位食堂吃飯,但愈發(fā)覺得食堂菜式偏重口油膩,工作短短三五年,體重就飆升了近十斤。

  “很需要抓住周末的時間,好好補充一下蛋白質(zhì)、維生素。”雷磊發(fā)來一張午餐圖,清蒸鱸魚、白水煮蝦,與時蔬們一起,構(gòu)成了豐盛一餐。

  運動大半年,自己做飯,有意識地改變飲食習慣,雷磊瘦了七八斤。他對這個結(jié)果很滿意,菜市場被融進了日常生活的一環(huán),于他而言,是健康和平價的代名詞。

  朱珠最近的快樂,是附近一家菜店的老板娘給的。那是她搬家后探索周邊的成果—— 一家百余平的小店,新鮮水果蔬菜齊全,還有部分干果,由一家人經(jīng)營,忙中有序。

  老板娘很會做生意。

  朱珠興奮地解釋,她隨手一指要哪種瓜子,老板娘驚呼“你太會挑了,這個特別好吃”;她要9塊9的特價草莓,老板娘邊耐心裝袋邊提醒“熟透了,吃不了要趕緊放冰箱”。

  一次晚間,她去買香蕉,發(fā)現(xiàn)僅剩四根沒得挑,老板娘馬上樂呵呵地喊道:“收銀臺還有三根,免費送給你,不壞,就是有點黑疤,得快點吃。”

  如果說這些只是市井生意人的精明,朱珠也看到了真正的市井人情。

  她還記得,某天中午繁忙,一位約莫六七歲的小女孩攥著兩根香蕉和幾元現(xiàn)金,在擁擠的人群中排隊結(jié)賬,媽媽在門外打電話無暇顧及,店里理貨的男人抬頭看到,遠遠地沖收銀員喊:“先把小孩的結(jié)了,收一塊錢就行了。”

  朱珠曾是習慣網(wǎng)上買菜的那批年輕人,為此,還開了一家生鮮電商的會員,如今卻越來越愿意走入線下那家菜店。

  過了晚上的飯點,店里會有“五元三把”任選的綠葉菜,運氣好的話,能同時挑到菠菜、韭菜和空心菜,菠菜打湯,韭菜拌餡,空心菜清炒,都很家常而美味。

  某次,她想買雞蛋,店里剛巧賣完,老板娘叮囑她“明天這個時候來,一定有”,次日,朱珠剛進店門,老板娘便趕忙招呼:“姑娘,雞蛋來了。”

  在一座兩千萬人口的城市里,這是一種被陌生人記住的溫暖。

  02

  為什么是菜市場 

  不久之前,人類學學者、中山大學旅游學院特聘副研究員鐘淑如,在一席的演講臺上分享了關(guān)于菜市場的研究。

  她提到,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了“零售革命”,大型連鎖超市逐步取代了小市場,但在國內(nèi),即便家樂福、沃爾瑪?shù)染揞^已經(jīng)進入中國數(shù)十年,菜市場卻并沒有像在美國一般被取代。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長久以來,菜市場是一個依靠熟人關(guān)系維系的小社會,它包括菜販的進貨鏈條,以及老客戶間的人情往來。

  “萬千有趣的人和事兒共冶一爐,社會關(guān)系和社會交往在菜市場里時刻發(fā)生。”鐘淑如說。

  但很難否認,這里仍是一個以老年群體為目標用戶的線下零售場。研究提及,南京全市有360家菜市場,其中,中老年顧客占80%,53%的菜市場營業(yè)額逐年下降。

2頁 [1] [2] 下一頁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菜市場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