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深夜的這一碗泡面,裹挾著文藝氣息,瞬間吸引了無數打卡者,深夜的小店總能聚攏起寂寞的男男女女,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

  當一座城市有了一家泡面小食堂后,就有N家準備落地,這品類,用了不到1年時間,就開出了5000家小食堂。

  有餐飲人交了幾萬塊加盟費,到街上一逛發(fā)現別人不花錢就開出了一模一樣的店,鬧起了加盟糾紛,整體金額高達幾千萬。

  極低的門檻導致了門店的泛濫。2018年興起,19年初這類小食堂就開始敗落了。

  據當年的新聞顯示,開在長沙芙蓉廣場的一家泡面食堂,經歷了短暫的日營業(yè)額3000元的高潮期后,每天的營業(yè)額只有幾百塊,還要面對每月7000塊的房租和3個員工的工資,虧損是必然的。

  品類衰敗的原因也顯而易見。

  一是產品價值感偏低。

  原本20多塊錢5包的泡面,加點料就能身價倍漲,漲個五倍十倍,精明的消費者肯定不會為了這“文藝腔調”買單的。

  二是消費頻率偏低。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泡面已經成了懷舊美食、應景食物,并沒有太高的消費頻次。不少消費者都是打一次拍一次照,“智商稅”交過一次再也不會來了。

  而今復古流行起來的泡面攤,原型來自韓國,在韓國四處可見這種泡面攤。

  能持續(xù)運營下去的原因是,泡面是韓國人重要的主食,韓國人均年消耗泡面數高居世界榜首,為80包。這為品類的復購提供了保障,在國內卻沒有這樣的環(huán)境。

  三是產品的競爭力著實有限。

  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僅靠一碗自帶調料包的泡面打天下,終究不太現實。

  四是沒有餐廳能靠營銷一直走到最后。

  讓我們來回憶下網紅老前輩黃太吉煎餅,一個品牌屬性極強的煎餅品牌,靠著開奔馳送煎餅外賣、美女老板娘等營銷事件,迅速走紅。

  地攤兒上五六塊的煎餅,愣是拔高到了20多塊,一套經典煎餅甚至賣到了27元。

  過高的價格提高了消費者的預期,無法匹配的品質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落差,消費者嘗試過一次后,就再也不會上第二次當。

  后期加上房租、運營成本,門店數大幅度縮減,最后店鋪全關。

  這套路和泡面小食堂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堅實的產品基礎,再文藝的話都是騙人的鬼話。

  03 

  網紅周期大縮短,餐飲創(chuàng)業(yè)慎選爆紅品!

  “泡面餐飲”從小食堂進化到當下的泡面攤,算是一次減負升級,把原本成本中高昂的房租給減掉了,輕裝上陣。但消費頻次與產品單一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有餐飲人提醒創(chuàng)業(yè)者,要警惕市面上突然爆紅的餐飲項目,這種項目一般爆紅周期短,市場萎縮快,一陣風吹過去,只剩下虧損的店和你。

  也有餐飲人提出這樣一個看法,餐飲創(chuàng)業(yè)要講究“土方法”,先去小區(qū)周邊轉轉,看小巷子里土了吧唧的小店,它們大多開了好久,有著固定的客群與消費頻次,再從這里找創(chuàng)業(yè)的突破口。

  無論是蘭州牛肉面還是炸串,近幾年興起的品類重組熱潮,都是對老品類的再挖掘、再梳理,而非營造出一個水土不服的新品類。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七飯

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餐飲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