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到家業(yè)務如何幫助零售企業(yè)做增量
盧 。旱郊覙I(yè)務也是與顧客發(fā)生傳統交易的業(yè)務,只是在服務形式上與以前相比多了創(chuàng)新。讓到家業(yè)務給傳統商超門店賦能,首先,要確認到家業(yè)務的客群,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商超企業(yè),增加商品干預消費,干預度越強的商品越容易給顧客帶來驚喜,從而增加顧客滿意度,形成客群的定位。再次,是要找到商品差異化的特色。
李 峰:零售行業(yè)內,在市場示范程度不高的情況之下,面臨著如何把顧客請回來的問題。
實體商超如何在商品這一側發(fā)力,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要突破最難的品類,捕捉最難做的品類突破口。比如鮮活水產,從品類上突破難點,也是為了達到把顧客請回來的目的;第二,持續(xù)培養(yǎng)自有品牌,以高性價比為主;第三,根據各地飲食文化差異,做最好差異化;第四,商品堅持“精、專、好、小”的理念。“精”是少、“專”是指特定的人群、“好”一定是好貨不貴、“小”是小包裝匹配當下老齡化,小型化的家庭。
韓笑躍:疫情期間,顧客不能到店消費,有些商超為了保證自己的銷售,選擇配送到家,在此時衍生出生鮮配送業(yè)務,并逐漸變成傳統零售的標配。值得探究的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消費增長的背后是全渠道銷售挽回到店銷售,這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做增量。
到家業(yè)務如何做增量,要看全渠道銷售有沒有增長。在到家業(yè)務做增長時,有些商超會想上APP、小程序、美團,但這些所有的渠道都是與用戶交易的場,而不是商超真正吸引用戶消費的場景。
真正把用戶在線上的購物習慣培養(yǎng)起來,或者說做提頻,商超需要做的是與用戶建立直接的聯系,形成觸點和交流。比如利用社交工具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在交流的基礎上培養(yǎng)增量。
3
如何把消費者“抓”回門店?
劉水生(主持人):站在傳統超市的角度,如何把消費者“抓”回門店?下面有請楊翔總給大家分享觀點。
楊 翔:主要是圍繞消費者。首先,確認客群,并且清楚客群在何生活狀態(tài)下有到店消費的需求。其次,拆解消費者需求,根據近場高頻交易的關系,覆蓋其需求,以此做商品的開發(fā),并不斷通過一些引導性手段,提高消費者的認可度。
盧 。旱谝唬岣哓浖芸毓芰,管理能力很重要,標準越高提升越難;第二,學會跟顧客講故事,基于企業(yè)定位、文化、價值觀都要有很好的包裝,要有很好的差異化、辨識度;第三,企業(yè)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第四,找到相對精準和相對合適的對標對象、前進的榜樣;谶@四點更容易與顧客建立起聯系。
韓笑躍:把用戶請回來,前提是要能與用戶建立聯系,如果連最基本的聯系都有困難,又談何“請”?多點與物美的合作和交流比較多,在與物美做整合會員這方面時,有些東西可以分享給大家。
首先,應該清楚哪些用戶是應該請回來的,哪些用戶實際可以放一放?以前多點的做法是按30天、60天、90天的時間維度來界定流失用戶,然后再決定用什么力度把用戶“召回”。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小撮用戶,因商場派發(fā)的大力度優(yōu)惠券而進店,產生購買,購買之后在無優(yōu)惠券時又成為新的流失用戶。對于商超企業(yè)來說,這部分人群不算是真正的目標用戶或者高價值用戶。
其次,基于現在用戶的社交習慣,找到一個用戶最適合他們的連接方式,多渠道投入。例如,有用戶熱衷于直播,企業(yè)可以通過直播提醒告訴用戶“你有一個喜歡的品牌要直播了”,此時觸達的效率勝過給用戶發(fā)一個促銷短信效率更高。所以說,建立更高效的用戶連接,把真正想請回來的用戶請回來,是關鍵。
李 峰:現在“打卡”這個詞比較廣泛,特別對年輕人來講,包括跳廣場舞的大媽也喜歡“打卡”,關聯到我們的賣場怎么來創(chuàng)造“打卡”這種氛圍?圍繞這點可多做些思考和探索。例如,在建黨一百周年的時間節(jié)點上,在賣場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安置一個縮小版的“大飛機”、“航空母艦”等等一些相關主題,以吸引消費者入店。
劉水生(主持人):在現如今的零售業(yè)態(tài)下,一個好戰(zhàn)略要有很仔細的調研,從競爭環(huán)境、產業(yè)發(fā)展趨勢,到指導方針的定位,最后來決定誰是我們真正的顧客。
在全面競爭的時代,我們不但要學會游泳,更要有在深海里游泳的技能。
來源:靈獸 文/晴山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實體商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