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許多線下活動落地能力強的品牌,則熱衷于組織粉絲聚會,給粉絲“造節(jié)”。上海兜約下飯菜的年度VIP用戶組織到迪士尼跨年;彼酷哩烤全魚的“魚粉節(jié)”已經(jīng)辦到了第七屆;老鄉(xiāng)雞每年一度的“冬至雞湯雞”請用戶免費喝雞湯;愛達樂的粉絲家年華,烤匠的麻辣上癮節(jié)......
還有各種各樣的泛會員化營銷,把企業(yè)發(fā)展事件和會員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反復鞏固品牌和企業(yè)的情感鏈接。如老鄉(xiāng)雞獲得中式快餐全國榜首,在某天中午宣布午餐免費;書亦燒仙草門店突破5000家,當天燒仙草1元喝。
餐飲品牌的第一批流量,幾乎都是用錢買來的,隨著流量成本越來越高,“買粉”已經(jīng)顯得不那么劃算,讓老粉長久停留,才符合今后存量市場的運營法則。

02
拼復購,本質是在拼什么?
資深餐飲人蔣毅認為,中國的餐飲行業(yè)正在從“流量為王”時代,全面轉向“管理為王”時代。餐飲品牌“管理”的重點,就是顧客的復購——用戶除了來的次數(shù)足夠多,更主要的是頻率要足夠合理。
他分析道,餐飲行業(yè)的有效復購頻次,實際上就三個月度復購指標:兩個月來一次,一個月來一次和一個月來兩次。其他復購頻次雖然也存在,但是價值有限,餐廳老板日常需要花心思的地方,正是這三個指標背后的復購人群。
指標導向的手段,正如前文列舉的那些,是商家挖空心思的創(chuàng)意戰(zhàn)場。營銷咨詢師徐露認為,流量紅利見頂,必須深度經(jīng)營用戶。
“復購只是檢驗經(jīng)營用戶能力的最終結果呈現(xiàn)。很多商家過于功利,單純地想著復購,采用殺雞取卵的方式,只用儲值、發(fā)券等售端留住顧客,把手段當成了目的。”她說。
所以,拼復購,到底是在拼什么?拼的是綜合實力,今后的餐飲品牌既要有市場洞察能力,又要有產(chǎn)品力,還需要持之以恒的運營能力。
疫情給了餐飲人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品牌的缺項一目了然。市場給餐飲人留足了反應時間,迅速行動,及時彌補,用好這場危機。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王菁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餐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