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開始年輕化和品牌化了?
透過本次菜市場的跨界,無論是商業(yè)版圖又或是跨界嘗試,時有趣認為,還值得注意的就是,品牌嗅到了年輕消費者的菜市場需求,圍繞消費者的生活路徑進行了延續(xù),將菜市場打造成一個年輕人打卡向往的地方。
對于年輕消費者而言,菜市場是一個待進入或者正在步入的一個新領域,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走進廚房、開始制作食物,而品牌作為消費者生活方式的引領者,勢必需要先于消費者洞察到這一變化,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和老一輩的人逛一樣的菜市場嗎?答案是否定的,現(xiàn)在的年輕人更擅長網上購物,網上購物解決一切。那么,沿著這個問題,就會讓人發(fā)問,有沒有可能讓年輕人逛菜市場?
雖然是一個菜市場的變化跨界,這背后其實也反映了不同代際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消費習慣和生活觀念,同時,消費者如今越來越重視品牌審美層面的表達,審美不單單代表的是視覺的吸引力,而是反映了消費者的某一種生活理念。品牌將這種審美和生活理念復刻到了菜市場,以消費者常見的品牌元素+難以想象到的領域進行結合,既弱化了審美疲勞,同時又延伸了新的領域,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獨特的品牌體驗,為他們帶來消費這個品牌時的生活儀式感,自然而然也會出現(xiàn)1+1>2的效果,會刺激新的消費人群。
在日本無印良品的菜市場可以看到,每個生鮮果蔬都有標記產品的介紹說明,同時會附上相應的制作烹飪方法,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在幫助年輕消費者建立生活方式,也可以說是在討好年輕消費者,符合當下年輕人的“菜市場文化”,即“懂很少、很少做、吃的好”。
品牌所洞察到的核心點在于買菜年輕化和品牌化的關鍵是如何與年輕消費者進行溝通,而促進溝通的方式就是站在消費者角度。對于年輕消費來說,菜市場并不一定是非要買菜的地方,它能夠產生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可以突破傳統(tǒng)菜市場的功能價值,比如百科全書、烹飪食譜、網紅打卡地、美食街等等,“逛、吃、買、拍……”,而在無印良品的“定義”的菜市場中,也盡可能的囊括了年輕消費者的需求,購買需求+社交需求+餐飲需求+飲食需求等。
時有趣認為,年輕消費者對于需求的定義已經不局限于產品功能本身,正如菜市場一樣,基于年輕消費者的消費和生活習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注重多元化,而這種多元化不僅可以幫助品牌高頻次的與消費者產生關聯(lián),同時,也正在改變品牌服務用戶的緯度,未來一個好的品牌甚至可以全方位的服務一個用戶,衣食住行,而用戶也會更加忠誠某個品牌,成為品牌堅定的信徒、超級用戶。
對于想要尋求改變,嘗試跨界的品牌,不妨先轉換一個思路,從選擇一個“新”領域開始。
來源:時趣研究院 作者: 時有趣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菜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