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它的國民度也非常的高,在“大本營”加拿大,Tims是市占率高于星巴克的“國民級咖啡品牌”,銷售額更是星巴克近5倍,實力十分強勁!
有時間沉淀、有擴張經(jīng)驗、國民度高,這也是它能pk星巴克最基礎(chǔ)的“本錢”!
2、頭部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資本加持,不愁流量!
有騰訊這個巨頭資本撐腰,最大的優(yōu)勢肯定就是資源方面了!
盧永臣:“騰訊不會具體參與日常管理,更多是在線上資源方面給予對接,讓Tims更好地觸及顧客。”
在此之前,騰訊也為喜茶搭建“喜茶GO”小程序,超過1000萬用戶,占訂單量的40%!同樣的,騰訊這次也為Tims咖啡搭建了微信小程序,同時也進行了朋友圈廣告的投放,騰訊的資源“加持”,會助力它“踹”開中國市場!
3、客單比星巴克低10元,價格占優(yōu)勢
Tims的最后一個優(yōu)勢肯定就是價格了!
一杯普通的咖啡就是十幾塊錢,花樣多一點的二十多,人均35元,而星巴克的人均是47元!
雖然對比下來還是“燒錢大王”瑞幸更便宜,不過Tims店面平均在200平以上,更占據(jù)了堂食的場景優(yōu)勢,也算是殺出了一小片天地!
(二)面臨挑戰(zhàn):
1、市場:中國咖啡這塊難啃的“骨頭”,Tims“啃”的下來嗎?
曾經(jīng)故事大王瑞幸說:中國咖啡還是沒挖掘的寶藏,至少有幾百億的市場!
但是,咖啡陪你、半島咖啡等知名品牌相繼敗落,中國的咖啡市場真的有這么大嗎?大家心知肚明!
這個問題同樣也是Tims要面臨的問題:畢竟兩家咖啡都是主打場景的類型,商務、聚會是他們共同的場景。
而星巴克在中國已經(jīng)超過3300家店,一、二線城市幾乎已經(jīng)全部占領(lǐng),并多年來牢牢的抓著“咖啡人群”的心,是“白月光”般的存在,地位不可撼動!
而目前看Tims也不會再像瑞幸一樣打價格戰(zhàn),那么如何從這個實力強勁的“笑面虎”身邊突圍,或者拓展新市場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2、布局:“星巴克們”已占據(jù)天時地利人和,Tims該去哪?
同樣是是以商務為主的咖啡、同樣是打場景感的咖啡,Tims的選址要求和星巴克幾乎是一樣的,上海陸家嘴、北京國貿(mào)Tims都相繼拿下!
但是,這些黃金商圈,星巴克卻早就占地為王了,而且?guī)缀醴Q霸了一二線城市的所有重要商圈,不少的商場為了讓星巴克入駐,租金“幾乎為零”!
而選址方面,Tims想避開似乎不太可能,只能是硬著頭皮跟在星巴克屁股后面,躲都躲不了,只能正面剛!
但是星巴克在中國的國民度不用多說,多年來一直是“流水的勇士、鐵打的星巴克”,Tims想和它正面剛,可能還需要再好好沉淀!
3、競爭力:Tims“咖啡+甜甜圈”的差異化定位有戲嗎?
Tims如果想在中國占據(jù)一席之地,從咖啡切入市場幾乎是沒戲的,就單單從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方面來講和星巴克就不是一個量級!
比如說當時星巴克甄選店咖啡冷萃啤酒、麥芽咖啡在市場上都引起一波轟動,顧客甚至要在網(wǎng)上預約排隊才能進店購買!而相比之下,Tims門店里的基礎(chǔ)產(chǎn)品就缺少新意了。當然,人家是初出茅廬,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研究產(chǎn)品創(chuàng)新!
但是如果換一個定位呢?利用其“咖啡+甜甜圈”的差異化定位,從簡餐市場切入,是不是會減少一些和星巴克的摩擦?
畢竟在加拿大這么多年,Tims都是根據(jù)加拿大人的習慣,做“咖啡+甜甜圈“的簡餐市場,如果通過本地化的改良,用簡餐打入中國市場,或許會更樂觀!
不過顧客心里是否有明顯的區(qū)分認知,就是另一個維度的事情了,畢竟星巴克在一線城市臻選店賣的簡餐也并不遜色,Tims能否通過個性化定位殺出來,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小結(jié):
瑞幸剛安靜,就來了一個Tims,中國的咖啡市場一直熱鬧得很!
不過雖說Tims目前的國民度和星巴克沒法比,不過從布局到運營到口碑,確實也是吸引了一大波忠實粉絲的,而且主打“咖啡+甜甜圈”形成差異化,的確有著自己的獨家競爭優(yōu)勢!
經(jīng)過幾年的打磨,Tims能不能成為中國咖啡頭部品牌呢?能否pk過星巴克呢?歡迎評論區(qū)討論交流!
。▉碓矗郝殬I(yè)餐飲網(wǎng) 孫佳瑤)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餐飲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