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您有新的美團外賣訂單,請及時處理!”
3月12日上午10點,鐘書閣北京融科店響起系統(tǒng)提示音,半小時后,距離書店1.7公里的海淀居民郭先生,就收到了通過外賣下單的書,一本瑞·達利歐的《原則》。這是自2月1日關(guān)閉線下門店以來,鐘書閣北京融科店售出的第一本圖書。
3月第一周,北京市首批72家實體書店進駐美團外賣平臺,包括新華書店、涵芬樓書店等老字號;三聯(lián)韜奮書店、中信書店等自版書店;還有鐘書閣和Page One等“網(wǎng)紅書店”,門店10公里范圍內(nèi)的讀者可以通過美團外賣買書,也可以下單書店里的咖啡、簡餐和文創(chuàng)用品。
疫情之下,和所有實體零售一樣,面對驟降的客流,書店們積極探索自救方法。除了單向街書店的眾籌求助信,直播、微店、社群……書店們嘗試了各種方式,而外賣,又為其提供了一種新渠道。
上線一個多月后,書店外賣的效果如何?諸多自救渠道中,哪一條最有效呢?
成本
美團外賣頁面顯示,多家書店的月售為0。“有瀏覽量,訂單量不理想。”鐘書閣北京融科店負責人坦言。
對這種局面,該負責人解釋,書這種商品有其特殊性,不能高于每本書上標著的定價。“實體書店背著房租和人員開銷,低于定價賣,能低到哪去?做任何事都有成本,即使是疫情期間上美團也有成本,不能賠錢。上美團外賣售書,初衷就是想多條腿走路”。
書店上線外賣,成本多少?美團方面表示,均只收取4%+4元履約服務(wù)費(相當于騎手配送費),這包括書店物流配送成本,并兼容書店的文創(chuàng)、文具、餐飲等多元經(jīng)營產(chǎn)品類別。相比餐飲品類10%-20%的抽傭比例,書店的外賣成本似乎不高。
“美團對其他行業(yè)的抽傭在15%左右,對書店抽4%,相對來說優(yōu)惠”,鐘書閣總經(jīng)理王目說,但是圖書跟別的行業(yè)不一樣,“毛利差不多在25%-30%,已經(jīng)很不錯了,凈利幾乎在10%以內(nèi),達到5%-10%的凈利已經(jīng)非常棒。”
“雖然美團平臺已經(jīng)給了實體書店相當優(yōu)惠的政策,但外賣成本對書店來說還是不低,相當于整體價格打8.5折”,鐘書閣北京融科店負責人告訴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按目前的扣點比例來算,起送門檻定為45元。
以標價98元的《原則》來算一筆賬。顧客在原價98元的基礎(chǔ)上,加付6元配送費,實付104元買書。這104元,書店得到書籍價格的96%即94元,美團抽成4%即4元,此外,書店還需要每單付給美團4元運費。
也就是說,一本98元的書,顧客付104元,書店收90元,美團拿14元。這14元中,10元是配送費,平臺和外賣騎手按比例分成,4元是平臺純抽成。
以鐘書閣在各渠道的圖書價格來看,線下門店和外賣基本按圖書定價賣,不打折,在其入駐的天貓、當當?shù)入娚唐脚_大概是定價的8折。和電商一樣是線上銷售渠道,沒有大力度折扣優(yōu)惠的外賣圖書是否具備競爭力?
“京東賣58,你們怎么賣98,別差太多了”,在賣出那本《原則》后,美團方面也這樣詢問該門店負責人。從外賣頁面可以看到,鐘書閣北京融科門店按原價出售圖書。同時,中信書店北京啟皓店曾在首頁位置7.5折出售原價98元的黑石集團董事長新書《蘇世民:我的經(jīng)驗與教訓(xùn)》。
考慮到中信書店主要出售中信出版社的自版圖書,讓利空間相對較大,但對其他沒有自版業(yè)務(wù)的書店來說,折扣的意義在于吸引讀者來到門店,閱讀與體驗。
顯然,本來是讀者和書店之間的交易,在外賣渠道上多了平臺和騎手分成,勢必增加成本,更關(guān)鍵的是,外賣渠道的“半小時達”速度,和10公里的覆蓋范圍,能否讓顧客和書店覺得多花錢值得?
剛需
你會通過外賣買書嗎?在#實體書店也送外賣了#的微博話題下,部分網(wǎng)友表示,特別急的時候會考慮。
什么情況下會特別急著需要一本書呢?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