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可謂快時尚這門生意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關店、破產、倒閉等字眼頻繁出現,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似乎都失去了耐心。
在低迷的大環(huán)境中,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卻在今日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績單。在截至10月底的前9個月內,該集團銷售額同比上漲7.5%至198億歐元,毛利率為58.2%,凈利潤則大漲12%至27.2億歐元,其中第三季度的利潤大漲14%至12億歐元。上年同期,Inditex集團的收入增幅為3%,凈利潤則增長4%。

圖為Inditex集團前三季度主要業(yè)績數據
董事長Pablo Isla表示,業(yè)績的加速增長主要得益于旗下品牌產品的創(chuàng)新,以及在數字化技術支持下在線上線下門店提供的高質量服務與體驗。作為核心品牌,Zara承擔了最主要的業(yè)績增長動力,該品牌自今年起便不斷擴展自身的產品種類,包括彩妝和香水等,更于近日與英國高端香水品牌Jo Malone推出了合作系列,引發(fā)業(yè)界高度關注。
今年8月,Zara首次推出個性化定制功能,在美國、西班牙、中國、英國、荷蘭和意大利的消費者可以在品牌官網的“Edited”頁面對系列中的28款產品進行免費的個性化定制,例如選取大寫字母或斜體小寫字母,以及刺繡線條顏色等。據悉該系列產品也是Zara可持續(xù)發(fā)展努力的一部分,主要采用再生棉和牛仔布制成,涵蓋女裝、男裝和童裝。
為更好地發(fā)展數字化業(yè)務,Inditex集團特別為Zara電商部門設立了一棟新的大樓,Arteixo總部占地6.3萬平方米,并配置了該部門所需要的攝影和視頻制作設施,在建筑方法以及后續(xù)的廢物和能源管理方面都采用了最新的生態(tài)環(huán)保技術。此外,Inditex集團位于荷蘭萊利斯塔德的物流連接樞紐中心也在繼續(xù)建設,最快可于明年開始投入使用,為即將推出的2020年春夏系列產品分發(fā)提供支持。
除Zara外,Inditex集團旗下還擁有Pull&Bear、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和Uterqüe等品牌,今年第三季度都在主要的城市開設了新店或完成了對已有門店的翻新。截至報告期末,Inditex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電商服務已推廣至全球逾200個市場,在線下共擁有7486家門店,其中有2139家為Zara門店。
無獨有偶,在有效的數字化策略下,Inditex集團最主要的敵人H&M集團在截至8月31日的前9個月內銷售額錄得11%的增長至1710.61億瑞典克朗,凈利潤則增長1%至92.31億瑞典克朗。
區(qū)別于Inditex集團的集中策略,H&M集團的戰(zhàn)略重心更為均衡,不僅關注于核心的同名品牌,同時也在不斷開發(fā)新的業(yè)務。繼今年上半年發(fā)布全新時尚指南平臺Itsapark后,又開始把賭注押在了二手市場。
據時尚商業(yè)快訊,H&M集團先是在10月增持二手電商平臺Sellpy股份,后于近日在斯德哥爾摩中央購物區(qū)開設了全新概念店,除普通的商品外,該概念店還設有Beauty Bar以及租賃服務。其中租賃服務涵蓋約50件婚紗、晚禮服等連衣裙,價格為每周35歐元,商品原價都在60歐元至300歐元之間,H&M會員可以與個人造型師預定試衣時間,每周最多可租三件。
H&M更"火速"把服裝租賃業(yè)務發(fā)展到中國。據H&M官方上周發(fā)布的最新消息,H&M集團的創(chuàng)新實驗室將會和國內線上租衣平臺衣二三合作,在中國測試服裝租賃業(yè)務,為期三個月。據悉,創(chuàng)立于2015年的衣二三目前已擁有1500萬注冊用戶。此外,該集團旗下包括COS、&other stories在內的主要品牌均已入駐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
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Inditex集團和H&M集團這兩個歐洲快時尚巨頭的轉型重心都圍繞線上展開,但得益于二者自身雄厚的財力,線下的門店規(guī)模也沒有縮減,整體業(yè)績依然處于正增長的軌道上。
相較之下,來自美國的Forever 21和英國高街時尚標桿Topshop卻沒那么幸運。
今年上半年Forever 21在美國已關閉了700多家門店,超過了其2018年全年的關店數
據時尚商業(yè)快訊,自今年初就開始尋求破產保護的美國快時尚Forever 21正面臨新的困境,該品牌在10月15日遞交給法院的材料中預計在截至12月21日的13周內其凈現金流量為1910萬美元,收入或為7.2億美元。由于收入低于預期,削弱了部分貸款方和業(yè)主的信心,或被迫尋求出售,下一次聽證會將于12月19日舉辦。
此前為了讓Forever 21原本將關閉的數十家門店能夠繼續(xù)營業(yè),一些業(yè)主給予了足夠大的租金優(yōu)惠,并提出將部分租金義務轉換為所有權的建議,但Forever 21創(chuàng)始人張氏家族希望保留控制權,導致談判破裂。
受此影響,明年1月Forever 21位于美國洛杉磯的178家門店將關閉,該品牌今年上半年在美國已關閉了700多家門店,超過了其2018年全年的關店數。截至目前,Forever 21發(fā)言人拒絕對相關消息作出回應。
幾乎在同一時間,位于大洋另外一邊的英國快時尚Topshop宣布首席執(zhí)行官Paul Pricec突然決定辭職,回歸美國,Paul Price于2017年加入Topshop,此前曾在奢侈品牌Burberry工作了10年,主要擔任首席商品官。據悉,Paul Price負責的事務將由Arcadia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Ian Grabiner接管。
有分析稱Paul Price的離職或將對Arcadia集團業(yè)務造成進一步打擊
盡管Arcadia集團在聲明中強調Paul Price是“友好地離開”,但有分析認為,Paul Price辭職或許和Topshop持續(xù)不振的業(yè)績有關。據數據顯示,Arcadia集團去年全年營業(yè)額下跌4.5%至18億英鎊,EBITDA暴跌40%至7830萬英鎊,營業(yè)虧損則錄得1.38億英鎊。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該品牌短短3個月內失去的第二名重要高管。9月4日,Arcadia首席運營官David Shepherd也決定于55歲提前退休。在過去的25年中,David Shepherd一直在集團內扮演著關鍵角色,曾在Topshop和Topman擔任品牌總監(jiān)。有分析表示,David Shepherd和Paul Price的先后離職或將對Arcadia集團業(yè)務造成進一步打擊。
除Topshop和Topman外,Arcadia集團旗下還擁有Miss Selfridges、Burton、Outfit、Outfit Kids、Dorophy Perkins和Evans等品牌。據Statista數據,2011年該集團的銷售額一度高達26.8億英鎊,但自2013年以來該數字就穩(wěn)步下滑。
和Forever 21一樣,Arcadia集團已向部分業(yè)主提出用未來出售收益所得20%以及4000萬英鎊補償金等方式來避免關閉太多門店,但在業(yè)主眼中Arcadia的業(yè)務已經一文不值。據悉Ian Grabiner正在分離旗下各品牌之間原本共享的資源與業(yè)務,已為Topshop和Topman開設了新的倉庫,目的似乎是為了方便Arcadia集團將兩個品牌單獨出售。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快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