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中石化旗下零售業(yè)務板塊易捷發(fā)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中石化的加油站咖啡正式面市。首站落戶蘇州星湖加油站,這是中石化旗下易捷便利店自己的咖啡品牌的第一家門店。
菜單上主要有3個系列,以三款油品“92#”、“95#”和“98#”命名,對應的咖啡是“黑白手沖”、“易捷特飲”以及“精品系列”,還包括羅漢普洱、蘋果氣泡水等其他飲品,整體的價格在12元到28元之間。
消費者除了可以在門店進行消費外,也可以通過易捷咖啡小程序進行下單,2公里內支持配送。

除了頗具蒸汽朋克色彩的油品命名,通過其供應鏈將各地特產(chǎn)融入咖啡研發(fā)之中,比如易捷自家的“西藏卓瑪泉天然冰川飲用水”與“甘肅天水花牛蘋果”,化身“蘋果冰萃咖啡”,以各地特產(chǎn)之名,亦是易捷咖啡的新鮮賣點。
這并不是中石化第一次試水咖啡。2018年,旗下零售業(yè)務易捷便利店進行二次升級時,就曾引入瑞幸咖啡,讓瑞幸咖啡在易捷杭州首家新形象店里開出了10平方米左右的“店中店”,并且讓店面采用“易捷便利店+瑞幸咖啡”的雙品牌店招。
可以看出,中石化覬覦“加油站+咖啡”這塊蛋糕也不是第一天了,這次與連咖啡的深度合作,是打算進一步打造其“人·車·生活”一體的零售生態(tài),拓展加油站的業(yè)務場景,而這個算盤,撥得響嗎?
牽手連咖啡,但依舊尷尬
加油站+咖啡,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咖啡業(yè)務場景。
一方面,中國的咖啡消費市場急速增長,培育出一大批本土的咖啡品牌迅速成長,中國咖啡市場始終保持著年均20%的復合増長率(世界平均水平的近十倍);ヂ(lián)網(wǎng)咖啡們連補貼帶碰瓷,總歸迅速教育了消費者,反過來也為星巴克們造成一定求新求變的壓力,刺激他們尋找新的增長點。
根據(jù) Frost&Sullivan報告,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規(guī)模約570億元人民幣,過去5年復合增速近30%,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預計未來5年中國咖啡市場復合增速為26%,2023年市場規(guī)模達到1800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咖啡消費量近年來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趨勢,據(jù)相關人士稱,2019年中國咖啡消費量約為4200千袋,同比增長9.3%,大大快于世界咖啡消費增長。
同時,易捷的加油站咖啡,有著普通咖啡門店乃至一般便利店不具備的網(wǎng)點數(shù)量優(yōu)勢。今年五月中國連鎖經(jīng)營協(xié)會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便利店百強名單顯示,中石化旗下易捷門店數(shù)量為27259家,為國內便利店之首,緊隨其后的中石油旗下的“昆侖好客”,19700家。
而全家、羅森和7-ELEVEn在中國的門店數(shù)量分別是2571、1973和1882家。與此相應的是,星巴克在中國耕耘20年開出了4000家門店,瑞幸在今年7月16日,也才宣布了國內第3000家門店開業(yè)。

圖片來源:中國連鎖經(jīng)營協(xié)會
在國外,泰國石油公司的咖啡品牌“Café Amazon”大部分門店就在加油站,包括去年也和阿曼 OOMCO 石油公司合作而進入了中東地區(qū)。殼牌旗下的優(yōu)選便利店(Shell SELECT)全球每年能賣出2.5億杯咖啡(Select Café),賣咖啡的利潤超過賣汽油?Х+加油站,借助著中石化的翅膀,似乎是一門風光無限的生意。
此次進軍咖啡市場,中石化選擇了和沉默已久的互聯(lián)網(wǎng)咖啡先驅“連咖啡”合作。以星巴克代買起家的連咖啡,2014年就開始了以“補貼+外送”的形式,來探索星巴克的空間溢價替代之路,亦是防彈咖啡等單品的國內先驅,是瑞幸們的絕對前輩。
此次合作,據(jù)北京商報的報道,連咖啡為易捷咖啡輸出了完整的運營團隊,主要負責易捷咖啡的后臺搭建、產(chǎn)品研發(fā)設計、人員培訓等。而中石化易捷則負責場地支持和易捷咖啡的品牌運營工作。原材料的供應鏈也多由易捷方面承擔,連咖啡研發(fā)團隊則是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和研發(fā)產(chǎn)品。
但具體到中國的消費市場,還有很多更復雜的問題。
首先,雖然中石化易捷的門店數(shù)量極多,但分布的區(qū)域極為廣泛,對應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群、消費水平和消費場景。
加油站的選址,囿于行業(yè)政策,與一般的商業(yè)地產(chǎn)截然不同。以27000家門店放大討論,顯然是低估了易捷情況的復雜程度。一線城市客流的對現(xiàn)磨咖啡的接受度,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接受度完全不同,常跑高速的貨車司機和假日出行的自駕游客顯然對咖啡飲品的認識顯然也有巨大差距。
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為6.2杯,其中只有1.6杯是現(xiàn)磨咖啡。文化差距、消費習慣的鴻溝,并不是靠單純地降價比肩紅?梢酝瓿傻摹
其次,具體說現(xiàn)磨咖啡消費場景,也很堪玩味。
加油站配咖啡,最順理成章的場景當然是中長途時為疲勞的司機提神。為此,筆者也隨機走訪了一些司機。蘇州的薛女士表示,雖然她自己是咖啡愛好者,但是高速上顯然是功能更重要,一旦咖啡喝到內急,在高速上是尷尬又危險。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易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