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經營模式“毀滅”街邊店
街邊小店曾經是長壽的代表,無論風云如何變幻,那些不起眼的街邊小餐飲店,好像都屹立不倒,很多品牌餐飲店都干不過它們。
原因主要有幾點:基本上是夫妻店,不設大廚;店鋪基本都在40~70平方米,房租相對不高;主要經營禽類、面食類食品,價格實惠,受眾廣......總結下來,成本壓得非常低,利潤空間非常大。有人統(tǒng)計過,絕大多數街邊小店的月凈利潤在1~3萬元之間。
在過去的環(huán)境下,這樣的模式是吃得開的。然而,近年來消費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升級切實地發(fā)生著,健康、衛(wèi)生、服務、品牌等已經取代價格,成為消費者選擇餐廳的更重要因素。
反觀如今街邊的餐飲業(yè)態(tài),大部分仍停留在原始的粗放狀態(tài),不少餐廳經營者思維固化,仍然堅守著低價經營理念,經營思路多年不變,不懂品牌,不進行店鋪形象升級,甚至衛(wèi)生、體驗也沒有改善。
種種與消費大趨勢背道而馳的做法,加速著街邊店的毀滅。
除此之外,街邊店也還要面臨成本的巨大壓力,而在生意日益艱難的情況下,一些餐廳冒險犧牲品質,導致顧客體驗每況愈下,再難翻身。
4萬億背后的心酸,街邊店何去何從
2017年我國餐飲收入近4萬億,在如此大體量市場收入規(guī)模下,餐飲百強企業(yè)僅貢獻了7.2%。從歷年數據來看,餐飲百強企業(yè)占全國餐飲收入的比重長期低于8%。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
縱使餐飲大品牌成功案例無數,但它們并不是我國餐飲行業(yè)的全部,我國餐飲市場體量巨大,集中度低,分布在街頭巷尾的中小餐飲企業(yè)仍然是市場主力。
然而,前述種種跡象表明,作為市場主力的街邊餐飲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街邊餐飲會消失嗎?餐飲格局會生變嗎?
專家表示,未來,單純只做低價或高性價比的街頭餐飲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但街頭餐飲并不會被真正取代。“它還未跟上消費升級的趨勢,極有可能成為新的突破方向。未來的街頭餐飲,誰先滿足了消費者在街邊就餐的綜合性價值需求,誰就將掌握新的優(yōu)勢。”
有需求,不會消失,但面臨艱巨挑戰(zhàn),未來,街邊餐飲將走向何處?
一切還是未知數。
(來源:參謀長聊餐飲 ) 共2頁 上一頁 [1] [2] 餓了么112家黃埔餐飲店證照公示不全 檢察機關發(fā)檢察建議 餓了么上餐飲店證照公示不全 檢察機關發(fā)檢察建議 湖北:11家餐飲店餐飲用具不合格 加拿大國民餐飲店Tim Hortons在中國能走多遠? 重慶晚報:餐飲店怕被“吃白食”?這些商家裝上美團小白盒,還能增收 搜索更多: 餐飲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