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場危機,對企業(yè)來說都可能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在2018年,危機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從D&G到馬蜂窩,從盒馬鮮生到滴滴,還有整個酒店行業(yè)。只需要微博上的三言兩語,就能讓品牌多年來辛辛苦苦積累的品牌影響力與公信力,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放到餐飲業(yè)身上也是一樣的,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危機遇上社交媒體,能夠在短時間內釋放巨大的破壞力。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危機就會迅速發(fā)酵,損傷甚至破壞一家企業(yè)。
危機隨時隨地都存在,并且防不勝防。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危機如同死亡與稅收,對于企業(yè)以及組織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面對種種突發(fā)事件,企業(yè)要如何應對,如何將損失控制在合理范圍,如何迅速引導公眾對品牌的信任,已經成為了一件必須要重視的事情。
借著D&G還沒有燒完的大火,我們來講講危機公關的姿勢。
時間、時間、時間
如果你記憶力還不錯的話,你應該會記得 2012 年的 315 晚會上,麥當勞的一家門店爆出了更改產品保質期、將過期食品重復計時保存等黑料。
那是一個微博剛出現沒多久的時間點,人們更多的還是習慣從第二天的報刊電視看企業(yè)的回復。但是麥當勞卻利用了微博,在晚會結束一小時后就交出了第一份聲明,強調企業(yè)對這個事件的重視。
▲當時的微博
表明態(tài)度的第二天,被曝光的門店就停業(yè)整頓了。麥當勞還表示,接下來要在全國 1400 多家門店內進行自查。
麥當勞的快速回應為自身贏得了主動權,也最快的爭取了消費者和民眾的理解。而從這個事件開始,你會發(fā)現社交媒體特別是微博,成為了各個企業(yè)出現危機時的第一發(fā)聲地。特別是那些在處理完事件后恢復或者重建公信力的企業(yè),都是在危機爆發(fā)的幾小時后就在微博上發(fā)出了第一封相關的聲明。
在這個信息高度碎片化的年代,每過一分鐘,消息就可能裂變式地擴散。拖的越久,企業(yè)就越可能失去把控輿論的能力。之前微博@花總丟了金箍棒 發(fā)布五星級酒店衛(wèi)生亂相的視頻時,沒有一家五星級酒店能在當天正面回復。直到第二天11:32 分,北京柏悅酒店發(fā)出微博上第一條聲明的時候,這條視頻已經被播放了數千萬次,幾乎每一家酒店的官方微博下面都擠滿了前來聲討的人群。這時候發(fā)聲,還有用嗎?
▲視頻發(fā)出沒多久的轉發(fā)量,已經達到了以萬計數的量級
無論是哪個公關專家或者哪個公關公司,都會告訴你說時間的重要價值。及時站出來承認失誤,會博得多方好感,也會讓人們覺得你有承擔責任的心。而晚一步發(fā)聲,不僅會導致輿論發(fā)酵、媒體質疑。甚至連競爭對手也可能快速出擊,蠶食你的一畝三分地——而一旦失控,再誠懇的聲明也很難挽回局面。 共2頁 [1] [2] 下一頁 D&G事件美媒評論:不要惹惱中國和中國消費群體 全聚德擴張緩慢轉型失敗 IDG不再看好虧損也要賣 聯姻4年難現資本盛宴 IDG擬清倉減持全聚德 D&G陷入品牌危機 LVMH連發(fā)中文微博大贊中國文化 意媒談D&G風波:中國人記性差,抵制不了多久 搜索更多: D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