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的邏輯
在決策上,瑪莎百貨更體現(xiàn)的是英式固執(zhí)。
從瑪莎百貨實體店中國布局上看,主要分布在上海,并逐漸向二線城市蘇州、青島等地延伸,最后選擇的才是北京市場。這與很多外資品牌的打法背道而馳,大多數(shù)外資會先占領中國一線城市,在跑通了供應鏈、渠道等問題后才考慮逐級延伸的問題,曾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在一線城市還沒有站穩(wěn)市場,就去二線城市等發(fā)展,這是比較危險的做法。”
顯然,瑪莎百貨走在了鋼絲之上。
許多去過英國瑪莎百貨的人的印象是“瑪莎的食物太好吃了”,記住的也是瑪莎百貨的食品廣告,其獨特的創(chuàng)意和聲像感染力,迅速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實際上,生鮮食品才是瑪莎百貨的主攻,自產的飲料、酸奶、零食、甜點、半成品,原料優(yōu)質,食材新鮮,定價比普通超市略高,但主流人群依舊樂意花更多錢為優(yōu)質食品買單。
從2016財年年報來看,瑪莎在英國的100億英鎊的總營業(yè)額中,食品收入就達到54億英鎊,同比上漲4.2%, 而服飾家居收入只有38億英鎊,同比下跌了2.8%,斏儇浀呢撠熑艘苍f:“我們只賣最好的食品。”
這也難怪,因為瑪莎百貨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是以美食優(yōu)勢才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然而,瑪莎百貨選擇主攻中國市場的恰恰是優(yōu)勢不足的服飾家居品類,而最具競爭力的食物卻被雪藏起來。
在中國市場,不管是實體店,還是電商,服飾家居都是競爭的重災區(qū),國際名牌、快時尚品牌或者中國本土網(wǎng)絡潮牌都在此投中重兵,同樣主攻服飾的瑪莎百貨似乎從一開始就已不占優(yōu)勢。
雖舍棄實體店面,專攻線上,雖有天貓流量護體,依然掩蓋不了瑪莎產品競爭力不足、市場目標性不強的弱點。
流量是壁壘
現(xiàn)實問題是,不管在線上還是線下,瑪莎百貨在中國市場都缺少關注度和流量。
作為英國最大的零售體,瑪莎百貨自認為早已名揚海內外,在加上英國人過于低調的性格,瑪莎百貨中國之行略顯沉悶,這與中國消費者愛熱鬧的屬性不符,雖進入中國多年,瑪莎百貨品牌辨識度依然不足,她的到來和離去都顯得悄無聲息。
曾有廣告公司抱怨,瑪莎百貨是最不愿做廣告的品牌,這可以理解為馬莎方面高層的思路是能省就省,最好不花,我們用好的產品說話。即使真的做到好的設計、好的質量、好的服務。“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信條早已進入了市場的“垃圾簍”,這一點同為高端百貨品牌的梅西百貨做的就更高調一些,梅西百貨感恩節(jié)花車游行已經成為一個品牌。
外資百貨的持續(xù)關店和停滯不前在中國已不再是新聞,隨著近幾年物業(yè)成本、人工成本和運營成本的持續(xù)增高,多家百貨企業(yè)已經入不敷出,而面對電商低成本和供貨渠道的直營化現(xiàn)狀,瑪莎百貨們思考的應該是如何創(chuàng)新和提升效率,更走心地適應中國市場的競爭節(jié)奏。
而電商化趨勢也不僅僅是實體店的電子化,更需要理解電商的本質和消費者的真實需求,瑪莎百貨電商的關閉也不意味著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足,梅西百貨、阿爾迪、好市多都在和中國綜合電商合作,借以探測中國市場的機會。
有人說,“瑪莎百貨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品牌形象不清晰,這是主要的問題。”這是事實,但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也并不能代表這家零售巨頭的未來。近期,就有消息稱,瑪莎百貨董事會主席艾奇·諾曼準備對瑪莎百貨進行一項5年期重組計劃,包括關掉300家百貨店鋪中的30家,另外還有45家會削減經營規(guī)模或者轉為業(yè)務單一的食品店。
在美食上發(fā)力,現(xiàn)在看來,瑪莎百貨很有可能要祭出大招,但是收效如果,絕不僅僅一檔節(jié)目就可以評判,依舊要看市場的表現(xiàn)和自身的變革決心,當然也包括中國市場。
也許對中國市場的考慮也是整個計劃的一部分,也許瑪莎百貨還會重返中國市場,這都是未知。
來源: 品途商業(yè)評論 共2頁 上一頁 [1] [2] 瑪莎百貨想逆襲 中國市場依舊是繞不開的謎題 傳統(tǒng)零售商瑪莎百貨又出新招 欲借“舌尖”翻身 瑪莎百貨2022年關閉100家店 占總門店的10% 瑪莎百貨2022年前關閉百家店 實體零售業(yè)將如何發(fā)展? 瑪莎百貨將推出更激進的“瘦身”計劃 搜索更多: 瑪莎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