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餐飲企業(yè)都做定位咨詢,
卻都沒啥太大效果?
餐飲行業(yè)找過國內頂尖定位咨詢的企業(yè)很多,但有成果的屈指可數(shù)。
為什么?
因為整套定位理論是以消費者心智為原點,以競爭為導向。22本定位書里只字不談消費者需求。
荒唐,荒唐,荒唐。
商業(yè)的本質是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價值,你要去研究的是消費者需求。
需求是因,心智只是果。
你要因果導向,在因上面努力。而不是直接去追求結果導向。你有多少廣告費去強奸消費者的心智。你能夠跟小米一樣做出好的產品來滿足和引領消費者的需求。自然就能占領消費者心智。
閉口不談消費者的需求和產品,而是天天琢磨消費者的心智空位。這叫什么?本末倒置,投機取巧。
你以競爭為導向,那競爭格局是年年在變,你還不的要年年重新定位?
勝不勝在己,敗不敗在敵。我們能左右的只有自己,左右不了別人。
你以消費者心智認知為導向,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消費者的認知不斷在升級打破,你能洗多少人的腦?
不要去試圖操縱消費者的認知,而是要去忠誠于消費者。
就像泡妞,你要去盯住妞,而不是情敵。即使你打倒了一百個情敵,還會冒出倆百個。你要去做的是提升自己,讓妞能喜歡你。
西貝交了幾千萬的定位學費,
但它的成功跟定位沒啥關系
西貝交了數(shù)千萬的定位學費,折騰了一大圈才算是弄懂了這個道理。最后還是回到了原點。
這幾年慢慢干起來了,F(xiàn)在一年能賣40多個億。但是一大堆定位戰(zhàn)略,品類戰(zhàn)略又出來蹭wifi。
西貝的成功和定位有關嗎?和品類戰(zhàn)略有關系嗎?一點關系都沒有。西貝成功首先是是吃到了消費升級的紅利。
他是咨詢公司找的多,對宏觀趨勢的把控精準,提前洞察到消費升級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主力客群,中產家庭,小資白領,等有一定消費能力l的消費者,需求和消費習慣都發(fā)生了變化。這些客群對餐飲的品質,健康,體驗要求更高。急需更好的體驗來滿足日益旺盛的元需求。
基于對需求變遷的洞察,西貝提前做了戰(zhàn)略部署。重構了整條價值鏈和成本鏈。把店開小,開進購物中心。采用明檔廚房,西北空運的健康好食材。所見即所得。以及時尚的環(huán)境氛圍引領了消費者對健康餐飲的需求。
其次,為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重復購買而建立起一整套的信任體系。“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所有的菜只要說句不好吃,立馬端走不要錢”、“承諾15分種上齊菜的沙漏”、“紅冰箱”問題菜等通過對顧客承諾來倒逼自身團隊精進。
最后是時尚的空間環(huán)境、紅格子和“I love 莜”的品牌符號,降低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識別和記憶成本,以及一系列的走進聯(lián)合國,上中央電視臺,親嘴打折節(jié)的營銷活動,拉動了品牌的勢能和號召力。最后關鍵的動作是搶到了很多主流渠道的資源,快速進駐購物中心。吃到了購物中心渠道的紅利。
這些核心關鍵跟調動消費者心智有什么關系?
西貝的成功跟人家正心誠意,貨真價實,做好品質和客戶滿意度有關。
跟競爭導向有什么關系嗎?他跟誰差異化?
西貝的成功跟聚焦目標客群的核心需求有關。他是以購物中心的主力客群需求為原點,倒逼自己價值重構,成本重構,商業(yè)模式重構。以及快速占領主流渠道和大面積的營銷廣告所帶來品牌勢能。
西貝的成功不是差異化的成功,是差距化的成功。跟定位有什么關系?跟品類成就品牌有什么關系?
有多少人對莜面這個品類有認知?大部分人是因為知道西貝才知道莜面這個品類的。西貝的整條價值鏈,本質上可以說重新定義了一個行業(yè)。即使不叫莜面叫西北菜照樣火。
即使其他所謂的巴奴,阿五,喜家德他們的成功。也被過分夸大了是定位和品類戰(zhàn)略的功勞。你們真的都體驗過阿五,巴奴,喜家德嗎?
放眼全國,有幾個火鍋能做得出巴奴這樣的品質,餃子能做出喜家德這樣的品質和體驗。他們的成功,本質上是他們通過產品創(chuàng)新和價值重構滿足了或者說引領了消費者的需求。
所有的商業(yè)活動無非都是需求側和供給側的匹配。企業(yè)的增長一定是非連續(xù)性的。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是不斷進化的。
當需求變化了,整個經濟體的競爭格局就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需求升級,供給側就要升級,企業(yè)就要價值再造,成本重構,商業(yè)模式重構。以更好盈利模型來匹配需求側。
商業(yè)的本質是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價值。生意的本質是讓消費者生活的更有意義。
同樣,餐飲經營的本質是更好的滿足目標消費者的核心需求。需求才是餐飲經營的原點。
這才是正道,才是大道。
那些不去思考消費者需求,動不動只講心智規(guī)律,定消費者心智,滿腦子想著去迎合消費者認知的企業(yè)家,就是舍本逐末。
定位理論有用,但照搬就是往溝里跳
那定位理論有沒有用?
有用。
它可以在戰(zhàn)略上指導你資源配置,但理論過于簡單,遠不如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zhàn)略和中國的孫子兵法;
它可以在營銷層面指導企業(yè)降低消費者的識別成本和傳播成本,但不如華與華的超級符號。
品類戰(zhàn)略有沒有用?
有用。
它可以指導你在同質化的競爭行業(yè)里率先切割一塊蛋糕,但它不如熊彼特的經濟發(fā)展理論,做大增量市場。
中國的餐飲,地大物博。遠沒有大家想象的同質化嚴重,甚至很多企業(yè)自己都做不到同質化(標準化)。
定位也好,品類戰(zhàn)略也罷,都僅僅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在企業(yè)階段性競爭策略非常有用的一個工具。但錘子的作用就是敲釘子,他擰不了螺絲。也做不了發(fā)動機。
過度的去夸大這套理論,宣揚要圍繞消費者的心智資源來指導餐飲企業(yè)資源配置,就是把大家往溝里帶。
大部分的餐飲老板是不具備理論自洽的能力,也沒有證偽思維。
就像所有找定位咨詢的老板都是沖著王老吉200個億的案例去的。而按照我們中國人的慣例,一個人只要在一個領域成功了,那他講什么都是對的。
說白了,這還是因為受眾的普遍邏輯思維太差,無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能通過發(fā)言者的身份,來判斷一則道理的真?zhèn)巍?/p>
而洞悉了這一點的發(fā)言者,則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發(fā)表一些能最大程度地獲取更多自身利益的言論,如果這個言論還比較好理解,又恰好符合受眾的認知范圍,就更完美了。
最后:
沒有成功的企業(yè),只有符合時代發(fā)展趨勢的企業(yè)。
所謂趨勢,就是需求的變遷;
所謂消費升級,就是需求升級。
目標客群的核心需求才是餐飲經營的原點。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wǎng) 壽文彬)
共3 頁 上一頁 [1] [2] [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老字號餐飲受追捧 國慶第六天北京重點商業(yè)企業(yè)銷售7.8億元
中國的餐飲江湖,還能出現(xiàn)幾個海底撈?
黃金周消費旺 滬395家零售餐飲企業(yè)銷售額增長9.56%
餐飲2018大事件總結 海底撈、西貝、喜茶透露了什么?
餐飲跨界游戲圈?肯德基成立“KFC Gaming”部門
搜索更多: 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