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元A輪融資,投后估值10億美元,7月12日,瑞星咖啡創(chuàng)始人錢治亞出席內部媒體溝通會,并對外透露,截止目前為止瑞星咖啡還有20多億人民幣的現金儲備。同時,錢治亞提到,“我的目的是希望讓中國消費者能消費得起一杯性價比高的咖啡,在此目標之下,瑞幸咖啡面對的將是更加普惠的大眾市場,整體體量一定非常大。”
錢治亞認為,燒10個億并不代表虧損10個億,燒10億只是代表已經花掉這部分錢,但是花掉的錢沒有浪費,而是用在供應鏈配套、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門店拓展和固定資產投入,這些都是現金消耗,但這并不代表全部虧損。
當然,瑞幸咖啡大額虧損依然存在,虧在產品和用戶體驗,虧的這部分錢讓用戶知道并體驗,甚至喜歡上瑞幸咖啡,這是虧錢制造的機會。
“所以,瑞幸咖啡燒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能換來用戶,所以對我們來講,值得。”的確,燒過的錢、建立起來的供應鏈系統(tǒng)和品牌價值以及打下的江山,瑞幸咖啡在想方設法讓對手走進自己的節(jié)奏,這很重要。
咖啡市場起底
今年,咖啡市場風云乍起,大事格外多?Х攘闶劬揞^們的變革,中國咖啡品牌的融資與市場布局,每一步都極為熱鬧,吸引了無數目光。
6月 26日,舒爾茨辭去執(zhí)行主席和董事會成員的職務,僅擔任名譽主席,一石激起千層浪。舒爾茨在星巴克的36年間,星巴克門店從11家擴張到如今遍布77個國家超過28000家。
6月底,新開業(yè)的星巴克北京坊甄選店距離天安門廣場只有800米,總面積達1040㎡,是繼上海烘焙工坊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門店,第一次將咖啡、茶和酒集合在一起,茶飲為自有的Teavana品牌,酒水則包括精釀啤酒、葡萄酒以及濃縮咖啡搭配酒精的創(chuàng)意飲品。
在進行中國咖啡市場研究時,很多人看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1萬億,這是估算出來的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guī)模。據數據統(tǒng)計,中國目前年人均咖啡消費量為5杯,而美國日本咖啡消費量為350杯,差額即是中國咖啡市場未來的規(guī)模。目前中國咖啡市場規(guī)模約在1100億左右,距離一萬億的市場總體量相距甚遠,咖啡之戰(zhàn)才剛剛打響。
多年來,星巴克一家獨大,從門店數量來看,最初的11家連鎖店已經擴張到全球77個國家和2.8萬家分店,公司市值也比1992年上市時(2.5億美元)增加200多倍,最高時市值接近900億美元。
甚至在2018年5月的星巴克首屆中國股東大會上,舒爾茨透露,截至2022財年底,星巴克將以每年新增門店數將提升20%至600家的速度在中國擴張,最終實現門店數達到6000家的目標。而在未來5年內,星巴克計劃全球將開設約1.2萬家門店,門店總數將達到3.5萬家。
零售前沿社之前也探討過,盡管在中國提前鋪墊了那么多動作,也在中國市場以3124家門店數量占據龍頭地位,失去了舒爾茨的星巴克,真的能在互聯網咖啡品牌圍剿之中依舊穩(wěn)坐王位嗎?中國企業(yè)界都在想象答案。
不僅如此,8月31日,全球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宣布與英國連鎖咖啡品牌Costa公司達成最終協議,將以51億美元的價格從Costa母公司Whitbread PLC手中收購Costa所有發(fā)行股份,此筆交易需要通過歐盟和中國的反壟斷審批,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全部交易工作。
新友商與老對手,咖啡之戰(zhàn)越來越激烈,不管是星巴克的布局還是瑞星咖啡的舉措,都在進入對方的舒適區(qū),結果如何,相信大家都在觀望。但是,要說的是,互聯網領域有個俗律,老大和老二的競爭,終會給老三帶來厄運,所以,星巴克與瑞星咖啡的布局,究竟會引起誰的不適?所有,還是自練內功吧。
來源: 品途商業(yè)評論-秦夕 共2頁 上一頁 [1] [2] 前腳“喝”咖啡后腳灌大麻 可口可樂轉型自救有點忙 可口可樂轉型自救有點忙 前腳猛喝咖啡后腳狂灌大麻 瑞幸咖啡入駐北京故宮 故宮里的咖啡戰(zhàn)要打響? 瑞幸咖啡郭謹一:中國咖啡市場已進入爆發(fā)前夜 風口上的咖啡新生意,機會只在微信? 搜索更多: 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