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已通過港股上市聆訊并更新了招股書。它計劃在 9 月 26 日上市。9 月 17 日將決定股份定價。
根據(jù)更新的招股書,2018 年上半年,海底撈營收 73.43 億人民幣,同比增加 54.4%。這半年的凈利潤 6.47 億元,同比增 17%。
海底撈在 2018 年 1~6 月這半年內(nèi)開了 71 家餐廳。截止 8 月底,它新開設(shè)了 95 家餐廳,接近去年全年開店數(shù)。因為加速開店,營業(yè)成本增長了 60%。一些經(jīng)營效率也在下降。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 22.2%降到了 19.7%的水平。
一些餐廳運營的核心數(shù)據(jù)上,海底撈略有下滑,或放緩增長。
這半年,海底撈同店(經(jīng)營一年以上)銷售增加 6.4%。早些時候它往往是雙位數(shù)的同店增長,2015~2016 年和 2016~2017 年的同店銷售增長都在 14%左右。海底撈以“在一個年度內(nèi)開業(yè)的新餐廳通常于該年度的下半年有較大的收入貢獻”解釋這些欠佳的表現(xiàn)。
翻臺率也略微下降,從一天 5 次下降到了一天 4.9 次。仍然是餐飲行業(yè)內(nèi)非常高的水平。這當中,一線城市翻臺率上升了——從 4.7 次/天到 4.9 次/天,但是二線和三線城市的翻臺率下降了,拉低了整體水平。半年內(nèi)新開餐廳的翻臺率只有 4.2。
海底撈自己的解釋是:大部分門店于第二季度開業(yè),還處于啟動上升期。但也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比如選址或門店宣傳上的問題。海外門店的翻臺率從 4.4 次/天驟降到 3.7 次/天。
好消息是,海底撈的顧客人均消費上漲了:從 97 元增長到了 100.3 元。一二線城市人均消費增長比三線城市更多。
從人均消費到翻臺率,從這半年的情況來看,一線城市海底撈門店似乎增長后勁比二三線更足。
海底撈的外賣,雖然同比增長了 36.4%。但給海底撈整體營業(yè)額貢獻占比反而下降了,這說明它外賣的發(fā)展速度還是低于它到店消費生意增速;疱伒降走m不適合外賣形態(tài),應該如何做外賣——這是包括海底撈、呷哺呷哺都在探索的問題。
據(jù)彭博社報道,海底撈最高將募集 78 億港元。根據(jù)招股書,60% 將用于開新店,還有 20%用開發(fā)新技術(shù)提高餐廳運營。
(來源:好奇心日報 宣海倫)
海底撈半年開71家店 上市在即流動負債11.56億 海底撈上市AB面:半年開71家店 有店長生不如死 海底撈通過上市聆訊 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7% 海底撈通過上市聆訊,上半年猛開71家新店,收入激增54.4% 9月打新美團&海底撈 富途證券三重好禮任性送 搜索更多: 海底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