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覺消費時代“求生”,要擁有足夠的大膽效果來迅速地抓住人們短暫的注意力。例如服裝品牌,過去需要花幾十年來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體系,憑借設計風格來凸顯特點讓人們辨認,但現(xiàn)在,“快速”的方法是在白色T恤上直接印制Logo。
于是,曾被隱藏了幾年的Logo時代又回來了,不止在服裝品牌,我們看到那些刷屏的網(wǎng)紅店模式,視覺符號化也成為了運營“套路”中的必備項。時尚行業(yè)資深研究者、作家 Liroy Choufan 曾說:“當社交網(wǎng)絡成為溝通的主要形式,圖片比文字更有價值時,Logo絕對是被注意到的絕佳方式,大Logo確保讓你的拍照效果會跟在時代廣場打卡一樣好。畢竟每個品牌都知道,形象就是一切。”
如今,無字Logo更受歡迎?
Logo是把握人的注意力的關鍵因素,所以Logo的設計思路基本圍繞“容易看到、容易理解、容易記住”這三個重要指標。但這過程依然必須要順應大環(huán)境下的審美潮流。
2016年,萬事達卡(MasterCard)公布了新的Logo設計,主要改變發(fā)生在將字母名稱與圖形分離,同時也將字樣改成英文小寫。
800萬的高額設計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也同時引出一個趨勢,似乎Logo中的字樣元素正在“有意識地隱身”,品牌們不再強調(diào)品牌名稱的字出現(xiàn),無字Logo成為了新商業(yè)時代的潮流。
其實早在1995年,Nike就去掉了Logo中的文字元素,原本的“Just Do It”不再出現(xiàn)。隨后Apple、麥當勞、星巴克和其他品牌經(jīng)過幾次演變后,也去掉了Logo中的文字部分。
星巴克在 2011 年的新Logo中正式去掉了“Starbucks Coffee”字樣,時任行政總裁Howard Schultz 為此釋義:“我們正在做的,是讓Starbucks 突破固有圈子,超越咖啡領域。”
萬事達卡在修改Logo之后,其首席市場推廣及傳訊總監(jiān)曾說,如此的設計含義,也是希望強調(diào)MasterCard 不再只是卡類產(chǎn)品。這顯示了無文字Logo盛行的一個原因,隱去文字的固化解釋,讓人們對于品牌的涉及領域更充滿期待和想象。品牌們也正是在這樣做的,越來越多跨界和嘗試,讓領域界限模糊,但也因此造就了更多的商業(yè)可能。
當然其中也有顯而易見的原因,視覺的意向總是比語言更加容易理解。對于圖形的理解,沒有國界和文化差別的限制,溢于言表且充滿力量。同時,在互聯(lián)網(wǎng)占據(jù)生活的今日,文字和口號顯得太過冗長,簡約的才更能令人一眼就記住。
如果談及消費思維,結合消費者的認知和態(tài)度來看,去掉文字的Logo的做法,是“去品牌化的”方式,去品牌化能令人們感到更多的親切感,當然這是基于高知名度的品牌來說?煽诳蓸吩(jīng)推出的“Share a Coke”的推廣活動,以瑯瑯上口的歌詞和人名代替印在汽水瓶身的Logo,營造“我們都是可口可樂”的親切感,扭轉(zhuǎn)了美國下跌了10 年的可口可樂銷量。
哈佛商學院高級講師Jill J. Avery的研究表明,視覺意象比語言更吸引消費者注意,令人想要去主動解讀廣告?zhèn)鬟f的訊息,也就是說,能夠帶來更多個人化的想象和解讀,就引起了注意。
看到Logo時,人們在想什么?
共2 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 第2頁
lululemon為何讓Nike們感到警惕?
南京市消協(xié)推進“NIKE”增加氣墊使用提醒
環(huán)保協(xié)議化 Nike和H&M等知名品牌聯(lián)署可持續(xù)發(fā)展倡議
消費者新買NIKE鞋漏氣 公司:人為原因不退不換不修
9大核心高管離職 耐克Nike CEO Mark Parker 向全員道歉
搜索更多: 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