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通過郵件向中國區(qū)全體員工正式宣布,屈臣氏及百佳中國行政總裁羅敬仁因個人原因請辭并進入離職交接。
屈臣氏中國區(qū)面臨的困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雖然屈臣氏2016年的營收數據尚未見報,但2016年的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上已經公布了一組數據——2016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國區(qū)營收同比下降了4%,可比店鋪上半年營業(yè)額下滑8.5%,足以說明屈臣氏過去兩年的發(fā)展狀況已經不容樂觀。
屈臣氏品牌老化嚴重,BA的服務飽受詬病,商品結構缺乏吸引力……在零售業(yè)唱衰的2016年,屈臣氏的這些“老大難”問題恐怕也難以出現(xiàn)明顯好轉。
不過,和記黃埔(屈臣氏母公司)早已行動起來。2016年,新上任的中國區(qū)首席運營官Kulvinder Birring(高宏達)就為屈臣氏注入了不少新鮮血液,一系列改革政策讓終端門店備受鼓舞。不過,屈臣氏的“革變”不止于此,就在今日,我們獲得內部消息稱,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羅敬仁離職了。
已經在屈臣氏中國區(qū)做到了第10個年頭的羅敬仁為何突然離職?屈臣氏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下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羅敬仁十年
從2007年來內地拓展市場到2017年,羅敬仁與屈臣氏的淵源其實不止這十年。早在2003年的時候,羅敬仁就已經加入了屈臣氏,之后的4年間一直活躍于屈臣氏香港市場;直到2007年,屈臣氏集團的發(fā)展戰(zhàn)略重點轉向內地,羅敬仁便主動請纓前往內地市場任職。
隨后的幾年間,屈臣氏在大陸市場快速擴張:從之前的16年開100家店,到后來從2007年至今的10年間店鋪數量已經接近3000家(具體數據以屈臣氏2016年財報為準),拓店速度達到了之前的40多倍。
除了用一種可以稱之為“瘋狂”的速度擴張,羅敬仁在任職期間還幫助屈臣氏拿到不少歐美、日韓的彩妝香氛品牌的代理權,提高男士護理和藥妝品類的比例,并在2011年通過進駐淘寶讓屈臣氏進軍線上?梢哉f,羅敬仁這十年是值得被銘記的。
誰將取代他的位置?
不過,長江后浪推前浪,高管的更新?lián)Q代其實也是發(fā)展所需。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屈臣氏工作時間超過13年的羅敬仁這次并不是“調任”,而是“因個人原因請辭”,并將于2017年7月1日離任。
羅敬仁離職后誰將坐上中國區(qū)屈臣氏一把手的位置?毫無疑問,已經在中國市場考察和試驗了一整年的Kulvinder Birring(高宏達)是第一人選。據可靠消息,現(xiàn)任中國首席營運總監(jiān)高宏達將在2017年4月1日署理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全面接管屈臣氏中國業(yè)務。
屈臣氏快速發(fā)展的十年結束了,下一個篇章已經悄然拉開序幕。
對于屈臣氏而言,2017年會是發(fā)生重大革新的一年;對于整個化妝品行業(yè)來說,屈臣氏從思路和政策上的轉變不僅值得期待,在我看來,它甚至可能引發(fā)中國化妝品零售店的一輪新的跟風和模仿。
屈臣氏現(xiàn)在又發(fā)生了什么
那么在新年伊始,屈臣氏的改革將從哪里下刀?首當其沖的恐怕是部分高毛利低流量的本土品牌。
1、屈臣氏門店品牌結構調整
新年店鋪革新的第一步,就是調整品牌結構。由高宏達親自動議發(fā)起,在不同等級的城市中,屈臣氏門店的品牌結構會有所不同。
今年,屈臣氏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這6大城市設為一線城市,將從一線城市開始進行第一輪的品牌結構調整;第二階段的調整則涉及重點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二線城市)。這次調整主要以屈臣氏生意權重最大的護膚品類為主,其它品類中也不排除銷量靠后的品牌被下架。
這次涉及被調整的品牌范圍涵蓋了所有簽訂購銷和經倉寄售合同的本土品牌,采取末尾淘汰制。據說,剩下的還在貨架銷售的品牌,如果分城市的月店均銷量低于8000元,供應商還需要給屈臣氏額外補差。 共2頁 [1] [2] 下一頁 長沙屈臣氏門店涉嫌誤導消費者遭投訴 屈臣氏為賣化妝品推出一款“美妝問答“產品 有道:一年開100家店,戶外用品領域的“屈臣氏”是怎樣煉成的? 屈臣氏香港線上業(yè)績增長50% 今年加碼保健品 香港屈臣氏網購業(yè)績增長50% 加碼保健品 搜索更多: 屈臣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