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人驚喜的互動
總愛調戲顧客
“A號窗口的帶黃色鴨舌帽的小伙子,你再玩手機,你女朋友就要揍你了”。
“誰能唱一首歌呢,我突然好想聽賈斯丁”……
有意思的是,店員們會通過觀察排隊人群,竟然調戲起了顧客們,這就是之前的那一幕。店員和顧客之間的互動成了Shake shack的一大特色。把顧客當成上帝的時代早就過去了。老式的快餐店如果排隊等太久,顧客抱怨起來,一旦處理不好,就成了公關危機。
但在Shake shack,如果店里人太多,店員忙不過來,向顧客適當地撒撒嬌就能化解,“對不起呀,人太多,都是因為你剛才唱得太好才引來的!”“調戲”的氛圍讓Shake shack的排隊隊伍充滿驚喜,誰還會想去老派快餐店傻乎乎地等著呢?

饑渴營銷
放慢擴張速度+長長的隊伍
從2000年創(chuàng)辦,到了2004年才有了第二家店,到了2011年,才在紐約市以外開店。按道理,漢堡這類的快餐應該盡可能多開店才對,但戴維卻認為“Shake Shack不是傳統的快餐店,隨處可見不是它的調性”。
創(chuàng)業(yè)16年后,目前Shake Shack已走出美國,甚至把店開到了歐洲及中東。目前全球也只有70家店,以每年十家新店的速度極其克制地進行全球擴張。
Shake shack店里有專門的攝像頭進行隊伍長度檢測,一旦出現人數增多的情況,就會開辟新的點餐窗口。排隊時長保證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監(jiān)控和震動的點餐鈴也減少了顧客排隊取餐的擁擠度。
緩慢地開店速度加上長長的隊伍,讓Shake Shack的名氣沖出了紐約市,經常有游客在紐約的大街小巷尋找Shake Shack綠白相間的招牌,“很難吃得到的低調漢堡”是他們對Shake Shack漢堡的印象。
從眾心理和獵奇心態(tài),讓人們愿意花時間排隊去購物。

玩轉粉絲經濟
和獨特個性的明星合作
Shake Shack和明星的合作也很獨特,請來的明星都不是大眾化的“熟臉”,而是某個領域的小眾杰出代表,比如地下搖滾樂團,或者小眾話劇先鋒演員,這些明星可能在大眾眼里并不熟悉,但在他們的圈子里都有著一呼百應的號召力。
和明星的合作多數以邀請他們到店里進行表演或者聚會為主,你能想象一個漢堡店里坐滿了地下搖滾樂團嗎?這種反差為Shake Shack贏得了超高的社交網絡搜索量,哪里還用開店來吸引人,一次樂團表演就能讓人氣爆棚。
玩轉社群經濟
玩轉社交平臺+線下俱樂部活動
與其他傳統快餐連鎖商相比,Shake Shack的另一特點是充分運用社交平臺的宣傳手段,打造品牌標識。
例如Shake Shack的Instagram公眾賬號,目前就有超過14萬個粉絲,在每一張誘人食物的照片下,都有成千上萬的“點贊”或“評論”。Shake Shack成功地籠絡到年輕一代群體,向自己的社交圈展示Shake Shack食物,讓很多美國的年輕人覺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很多年輕人像展示最新、最炫的科技產品般,在他們的Facebook、Twitter和instangram等社交平臺上,展示Shake Shack的食物照片。Shake Shack在Instagram上發(fā)布過一個名叫“食物色情片”的活動,號召人們用各種辦法把Shake Shack的食物拍得性感,充滿感官刺激,一看就能激起食欲,成為當年的爆點。
3年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被拍到在路邊吃Shake Shack的雙層芝士漢堡,為Shake shack免費做了一次廣告。由于米歇爾平時很注重飲食健康和鍛煉,于是Shake Shack被看做“注重健康的第一夫人也吃的漢堡”,當日社交網絡搜索量翻了一倍。
社交網絡的紅火讓Shake Shack 每到一個新地方開店,就算沒有做宣傳,也能迅速火爆起來。最近的一次是在迪拜,當天就刷新了單店銷售紀錄,一天賣出了1000個漢堡。
除此之外,Shake Shack旗下還有健身俱樂部,會定期組織活動,更讓消費者認為這不是一家快餐廳,而是一家俱樂部。

從來不只為賺錢,永遠心系顧客,在這方面Shake Shack堪稱業(yè)界良心,此店不火,天理難容。此前有消息稱Shake Shack正在研究中國市場的發(fā)展?jié)摿,欲在中國部署門店。面對這樣牛叉的品牌,只能默念,快點來吧。(來源:商智庫) 共2頁 上一頁 [1] [2] 5000多家肯德基“沒人要”,洋快餐真的不行了? 外賣市場價格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品牌快餐“倒灌”擠壓互聯網外賣商戶 為什么達美樂成了表現最好的快餐? 有4個理由 德克士推兩位數新品搶灘快餐市場 “舒食快餐”Shake Shack教你如何面對中產市場 搜索更多: 快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