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會通過上海的兩家店測試顧客的接受度、歡迎度,在消費者認同的基礎上確定我們的門店產品服務模式等。同時,我們會在合適的地區(qū)選擇了解當地市場并且對零售有興趣,愿意和麥德龍共同成長的公司或者個人作為區(qū)域加盟商的方式與我們合作拓展便利店業(yè)務。”但具體加盟資金問題,麥德龍方面表示,“還未最終確定”。
據麥德龍內部人士介紹,麥德龍原有的優(yōu)勢也將體現在合麥家,比如店內會有更多的進口商品、可追溯的生鮮商品以及自有品牌商品,定位會比普通便利店稍微高一些,會選擇在高端寫字樓附近。對于已經擁有6000家便利店的上海市場來說,進入新的便利店品牌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如何才能站得住腳并不容易,目前上海便利店門店最多的是全家,其次還有“可的”、“聯華”、“光明”、“良友”、 “好德”、“農工商”等本土品牌。
尋求電商觸點
小業(yè)態(tài)的火熱離不開電商的催化,尤其是O2O的興起。去年,麥德龍完成了全國商場網上商城的建設,實現了線下商場的網上呈現。麥德龍希望,以實體商場為本體,O2O網上商城與B2C天貓旗艦店作為“兩翼”護航,最終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購物體驗。截至今年底,麥德龍將有50多家門店被改造,其中一項為增加食品配送和電商備貨區(qū)域面積。但是這并不容易,麥德龍因為門店面積過大,一般都位于城市邊緣或者非中心居住區(qū),并且單個城市門店較少,全國57個城市僅有82家商城,以北京為例,三家門店分別在西四環(huán)外、北四環(huán)以及東南四環(huán),以此為基礎進行線上線下體驗的難度可想而知。
新業(yè)態(tài)便利店也被定義為電商網絡的一部分,以及麥德龍網上商城及天貓旗艦店的觸點。從已有的線下門店結合電商的實踐來看,成為電商的體驗店和提貨點是最普遍的做法,以家樂福為例,其便利店業(yè)態(tài)“EASY家樂福”店內有一個巨大的電子屏,家樂福網上商城很多商品都將放在這塊觸摸屏上,商品標明價格并附加一個二維碼,用戶可以掃碼下單。北京消費者在多點dmall上的訂單可以選擇在物美大賣場內自提。
但是打通線上線下需要后端供應鏈的改造和配合。家樂福將在全國建成6個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對全國200多家大賣場的覆蓋,并為新開門店和網上商城、便利店等新業(yè)務提供配送服務。在原有商貿支持的基礎上,麥德龍的食品配送也有可能成為其實現全渠道的一個物流支撐,席龍表示,今年將在無錫開設一個新的食品配送平臺。(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共2頁 上一頁 [1] [2] 麥德龍下架熱銷液態(tài)奶應對海淘新政 在華開放便利店加盟 麥德龍集團分拆超市業(yè)務和電子消費品零售 獨立上市 麥德龍要拆分超市和電子消費品業(yè)務 獨立上市 德國麥德龍集團計劃一分為二 麥德龍如何做跨境電商? 搜索更多: 麥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