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通過公開信獲取新華百貨(600785.SH)中小股東支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崔軍遇到了麻煩。上周,中國證監(jiān)會以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決定對崔軍旗下的上海寶銀創(chuàng)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寶銀”)立案調(diào)查。
6月11日下午,財新記者在上海源深路一幢仿近代花園洋房辦公樓內(nèi)等待了兩個小時,終于見到了這位沒有任何機構背景、完全草根出身的私募基金經(jīng)理。在此前的電話采訪中,崔軍曾積極為自己辯護;但是當天他卻變得十分謹慎,反復叮囑記者以公告為準。
崔軍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是上海寶銀6月2日通過微信公眾號和新聞媒體發(fā)布的《致新華百貨全體股東的一封公開信》。這封公開信對上市公司的未來發(fā)展提出了五個議案,其中包括成立產(chǎn)業(yè)基金和轉(zhuǎn)增股本等。公開信還對寶銀管理基金的投資業(yè)績作了宣傳。
這封公開信很快引來了基金業(yè)協(xié)會以及上交所的關注;饦I(yè)協(xié)會發(fā)文指出私募基金公開宣傳涉嫌違規(guī);而上交所則要求上海寶銀說明公開信提出的議案是否屬于對上市公司構成重大影響的信息。
“現(xiàn)在搞得太嚴了,我們搞一下,就信披違規(guī)了。以后信披還是要注意,現(xiàn)在信披弄得很嚴。你們最好就引用交易所的公告。”崔軍對財新記者說。但是他仍然堅持認為公開信的內(nèi)容只是“一廂情愿”;鑒于上市公司以不合程序為由并未采納,相關議案也不會落實,因而不構成重大信息。
謀取控制權
崔軍自稱已經(jīng)有23年的證券投資經(jīng)驗,從1992年開始就已經(jīng)在做股票投資;但是他從未在任何證券機構執(zhí)業(yè),是純粹的“民間派”。
在6月4日的電話采訪中,崔軍承認舉牌新華百貨有謀取公司控制權的想法。鑒于這家上市公司股價較低、盤子小,以及“帳面上有6億現(xiàn)金,每年銷售額60億,房租每年有3億收入”,崔軍表示當時的考慮是收購這家公司的控制權。
“當時是想拿下30%的股份或者拿到50%,因為我們私募的規(guī)模是50億,它當時市值才30多億, 50%股份就10個億。大股東的持股只有26.7%,我們拿到30%就是第一大股東了。”崔軍表示,他有意長期持股,并通過委派董事的方式參與公司治理。
從今年2月開始到4月28日,崔軍通過旗下的上海寶銀和上海兆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兆贏”)管理的三只名稱內(nèi)都包含“巴菲特”字樣的基金合計買入新華百貨股權超過10%,達到法定“舉牌”的比例。新華百貨方面立即做出了反應,5月1日起股票停牌,5月16日公告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并繼續(xù)停牌。
在這期間,崔軍與新華百貨及其大股東物美控股集團進行了接觸。5月21日,新華百貨與大股東物美控股集團以及崔軍的上海寶銀和上海兆贏簽署股票認購合同公告。5月23日,新華百貨公告了定增方案,擬向上述三家機構增發(fā)不超過5663萬股,其中大股東認購5103萬股,上海寶銀和上海兆贏分別認購280萬股。募集的10億元用于新華百貨新設10家門店項目、新華百貨東門廣場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按照崔軍的說法,物美集團擔心上海寶銀和上海兆贏繼續(xù)增持影響其控股地位;考慮到兩家機構合計已經(jīng)持有超過10%股權,其表決權頗有分量,因此此次增發(fā)也邀請了崔軍方面。但是崔軍事先并未預料到此次增發(fā)大股東拿走了九成的份額;同時他對投資項目的回報率也持有異議,“本來說是全部補充流動資金的,公告之后才知道(實際的資金用途)。”
針對崔軍的說法,新華百貨董秘李寶生對財新記者說,“增持是市場行為,這是他(崔軍)的自由”;“定增方案崔軍在5月21日已經(jīng)簽字,說明他對這個數(shù)量是認可的,過后再去反對是他單方面的。如果他對此有異議,應該在5月23日方案公告一周內(nèi)提出,但是他沒有提,直到6月1日才開始有這些事情。”
崔軍旗下的私募不止一次狙擊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過去的案例還包括賽馬實業(yè)和中百集團。但是這兩次收購都以獲利退出告終。崔軍解釋說,除了獲利了結之外,兩家公司都是國企,大股東控股比例高、談判困難也是重要原因。此次針對新華百貨的戰(zhàn)役中,由于已經(jīng)是第二大股東,崔軍認為成功的概率更高。 共2頁 [1] [2] 下一頁 物美控股死守新華百貨 私募崔軍收益率超60% 物美控股守新華百貨 私募大佬崔軍資本故事明朗 物美死守新華百貨的控股權 私募崔軍收益率超過 60% 遭遇私募大佬“逼宮” 新華百貨復牌首日跌停 遭寶銀“雷人”公開信逼宮 新華百貨復牌后首日跌停 搜索更多: 新華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