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9年接受行業(yè)雜志Men's Wear采訪時,尼爾描述了兩人的關系。“我們始終在一起合作,而我認為那些知道我們的人,不論喜歡我們與否,都會明白,我倆的關系正是我們業(yè)務的優(yōu)勢所在。因為我們是兄弟,很多事情能做到心照不宣,彼此洞察。而且我們完全徹底地信任對方,這使我們的合作如虎添翼。”
靠Nashville聲名鵲起之后,Richard Caring找上門來,他們開始負責NEXT在土耳其、羅馬尼亞、斯里蘭卡等近東國家的采購業(yè)務。此后Nashville被并入Caring的ICD集團,而林賽兄弟與其共同運行和擁有合并后的新公司,這家公司名為NV制造。而后尼爾定居于斯里蘭卡,馬克活動于羅馬尼亞。
2002年,林賽兄弟與Caring將NV賣給NEXT,兄弟倆則留下直接為NEXT效力。原先的業(yè)務于2005年并入NEXT的遠東采購業(yè)務,成為Next Near East。在此之前,兩人都執(zhí)掌著NEXT的近東采購業(yè)務。而自2005退休之后兩人便“金盆洗手”,直到瑪莎找上門來。
他們?yōu)楝斏瘎?chuàng)造的每一個百分點的額外利潤率都將得到回報,而目前為止形勢頗為良好。
盡管瑪莎百貨服裝和家居品類業(yè)務的銷售額去年下降了2.5%,但其毛利率提高了1.9%,令該品類的毛利增加了2400萬英鎊(約2.30億元人民幣),斏瘜⑵渲械1.8%歸功于采購環(huán)節(jié)的效益提高——分析師稱其價值7200萬英鎊(約合6.90億元人民幣)。
作為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服裝零售商之一,瑪莎為了提高利潤,已經在改進采購方式上苦苦摸索了數(shù)年。Bolland也試圖強調團隊的努力在最新業(yè)績當中的作用,但業(yè)內專家仍堅持認為是林賽兄弟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擁有廣泛的人脈,斏瘡膩頉]有搞定過自己的供應鏈。它和英國某些效益低下的大集團關系太深,瑪莎需要可以脫離這層關系并冷靜處理問題的人才。”一位頗了解林賽兄弟的行業(yè)人士表示。
自林賽兄弟涉足協(xié)商以來,一些包括Dewhirst和Courtaulds在內的瑪莎長期合作伙伴,正在失去業(yè)務或被擠壓利潤空間。去年五月在瑪莎削減訂單后,以色列的西服生產商Bagir集團被迫發(fā)布了利潤警告。林賽兄弟將這些延續(xù)幾十年的關系一刀斬斷,并且變革了工作方式,如今瑪莎更多的服裝設計來自公司內部。
直到不久以前,瑪莎僅擁有寥寥數(shù)位自己的設計師,它從供應商處獲得“全套服務”,直接向其采購風格迥異的服裝。現(xiàn)在,瑪莎的內部設計團隊擴張到了130人的規(guī)模,并雇傭了30名自由職業(yè)者。這使得這家零售商對自己的產品風格有更多掌控,并在與供應商談判中獲得了更強勢的地位。
2013年瑪莎有五分之一的服裝直接從供應商采購,如今這個比例在35%左右,公司的目標是在2017年將該比例提升至60%。
業(yè)內消息稱,林賽兄弟針對一些基本服裝線引入了一個競標系統(tǒng),讓許多不同供應商對每個項目提供最佳報價。一些競爭者表示,這種淡化長期建立的供應商關系的路徑變化,給瑪莎業(yè)已打造的建立在高倫理標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基礎上的名譽帶來了風險。
不過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瑪莎不會拿自己的名譽開玩笑,即便這會帶來更多利潤。“不論效益改進的日程如何,(公司內部)會有人確保他們不放棄(道德標準)。瑪莎的聲譽不容忽視,我不認為他們會冒這個險。”
(來源:衛(wèi)報 翻譯:界面 蔡云飛)
共2 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 第2頁
林賽兄弟幫瑪莎百貨多賺了7個億
瑪莎百貨鐘愛的“A計劃”:減碳、購物也同時節(jié)約等
瑪莎百貨“中國劫”:8月前在華將關5家店
瑪莎百貨8月前將在華關閉5家店
瑪莎百貨的百貨商品銷售達到四年最佳
搜索更多: 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