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訊:據經濟之聲報道,知名珠寶品牌卡地亞在華門店數(shù)減少了10間,新銳品牌“上海灘”也減少了7間。今年一季度,各大奢侈品牌在世界最大掘金市場——中國遭遇的滑鐵盧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極具迷惑性,足以淹沒曾經的輝煌。
世界知名品牌卡地亞有著“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的美譽。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后,它非凡的創(chuàng)意和完美的工藝也吸引了很多白領的目光,使她們愿意拿出一個甚至是幾個月的薪水去購買一件喜歡的首飾。公司白領龐小姐:
龐小姐:卡地亞首先特別高端,價位特別貴。像卡地亞和蕭邦他們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設計。不喜歡和太多人戴一樣的。
中國經濟發(fā)展所帶動的強大需求,不光讓卡地亞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選擇,也讓它的店數(shù)不斷增加。但是這一趨勢在今年一季度發(fā)生了變化:僅一年間,卡地亞的門店數(shù)量減少了10間,新銳品牌“上海灘”也減少了7間。為何正值輝煌的卡地亞要減少門店數(shù)量,記者采訪卡地亞方面,但是其工作人員三緘其口。
工作人員:不好意思,我們沒有授權回答傳媒的問題,如果您有查詢的話,或者可以把您的資料發(fā)到客服的電郵吧。
數(shù)據顯示,卡地亞在中國的店面數(shù)高達224家,而LV以50家的數(shù)量未進入前十。對外經貿大學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一般來講,店面數(shù)達到三位數(shù)是危險信號,品牌價值就往下走了。如今類似卡地亞一樣的奢侈品已經和原有的概念漸行漸遠。”
周婷:現(xiàn)有有一些奢侈品牌銷售方式,運營方式,開始在奢侈和時尚之間進行過度了。一個是奢侈品牌在迅速的大眾化,第二個是迅速的時尚化。
面對越來越多產品質量的投訴,周婷為做了這樣一個假設:
周婷:我們就想像,他在中國開了這么大量的門店,生產量肯定要加大,一個小時做十件和一個小時做100件絕對是不一樣的。
不可否認,卡地亞在中國的銷售業(yè)績可圈可點,但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消費者心理的變化隨時可能發(fā)生,此時的認可、消費,也可以是下一刻的拋棄。對于卡地亞來說,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門店的減少,電子商務的快速介入和消費者日益對定制的不斷需求,恐怕奢侈品牌不得不考慮的未來。
。ㄖ袊鴱V播網 作者:閆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