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商企動態(tài) >> 零售商動態(tài) >> 正文
雅芳雙重營銷模式惡性競爭 關店系優(yōu)化重組
http://www.74sbvg36.cn 2013-01-16 紅商網(wǎng) 發(fā)布稿件

  曾經(jīng)“給中國女性帶來第一支口紅”的雅芳,近年來卻面臨著銷售額每年增速同比下滑20%的巨大壓力,幾乎淪為了婢女。

  紅商網(wǎng)訊:近日,一則雅芳裁員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揚揚。雅芳中國對此回應稱:雖然分公司數(shù)量有所減少,但不能稱為“裁員關店”,而是公司的架構優(yōu)化、合并重組。

  不可否認的是,雅芳早已風光不再。除了外部市場環(huán)境變化的歸因其市場運作模式也受到詬病。

  在專賣店模式和直銷模式之間搖擺不定,這種“愛折騰”被視為雅芳的頑疾。

  “今年將專注于零售業(yè)務的發(fā)展,并加大對其的投入和扶持。”雅芳企業(yè)傳播及溝通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此,南開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李進東建議:“雅芳可以考慮通過‘推出去’與‘拉進來’并行的方式謀求新的發(fā)展。一方面通過建立專賣店實現(xiàn)自身風險壓力的部分轉移,同時也可考慮加大廣告宣傳力度,重塑企業(yè)品牌形象。”

  女王變婢女

  “雅芳的東西我好久沒用過了。”王女士對記者說,“身邊的朋友用雅芳的也不是很多。”

  “我一直在用國產品牌,支持國貨嘛,雅芳這樣的國外品牌幾乎都沒怎么用過。”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張嵐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煙臺一家化妝品店老板林女士也表示:“我們這個圈子對雅芳都不怎么看好。我之前也進過一次雅芳的貨,但銷路實在不好,就再也沒有進了。”

  近年來,雅芳這個老牌國際化妝品“大姐大”人氣漸消,銷售額更是呈現(xiàn)大幅下滑。

  雅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妝品公司之一,于1990年進入中國,產品涉及護膚品、時尚內衣、健康食品等多個領域。2004年創(chuàng)下在華銷售額24億元的佳績。但之后歐萊雅等化妝品巨頭在中國一路高歌猛進,雅芳的業(yè)績卻每況愈下,同比下滑達20%。

  美國總部在2012年對雅芳中國銷售額給出的任務是1.5億美元,可雅芳2012年3季報顯示,其凈利潤大幅下滑81%,遠超預期;直到去年年底,公司公告仍在號召“向1.5億美元努力”。

  相關推測認為,2012年雅芳中國區(qū)的銷售額應該不到10億元。而且去年以來,還曾傳出多家機構欲收購雅芳的計劃。

  近日,雅芳裁員的消息又火速傳開。

  據(jù)稱,從2012年12月底開始,為了配合全球裁員計劃,雅芳中國計劃在2013年12月1日前關閉中國地區(qū)十幾個分公司,每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qū)僅保留省會城市一家分公司,并將裁減100到200名員工。

  不過,雅芳中國對此予以否認,并稱今年會進一步在中國加大對零售業(yè)務的投入和扶持。

  直銷研究專家王萬軍認為,雅芳的上述舉動確實是在縮減成本壓力下所作出的必要調整。

  “市場競爭的加劇與商業(yè)模式的多樣化,是造成雅芳業(yè)績下滑的兩個重要外因。”李東進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雅芳進入中國市場較早,隨后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和中國品牌不斷爭奪著市場份額,給雅芳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商業(yè)模式的多樣化尤其是遠程購物的興起,也在一定程度上給雅芳的專賣店和直銷業(yè)務帶來沖擊。”李東進說,“這也是雅芳未來調整營銷策略的關注點之一。”

2頁 [1] [2] 下一頁 

業(yè)內稱雅芳或無法擺脫退出中國命運

雅芳中國驚變:一次十分冒險的渠道變革

全球最大化妝品直銷公司雅芳的懸崖

雅芳業(yè)績下滑嚴重斷臂止血 被疑變相裁員

直銷巨頭雅芳多地關店 聲明將專注零售

搜索更多: 雅芳

來源:法治周末  蔡長春 責編: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