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觀察,在大上海起家的老牌子,元祖和克里斯廷面包,已經轉進二線城市。而由臺商蔡秉融經營了11年、目前臺資烘焙店中,檔次最高的宜芝多(Ichido)面包,去年營業(yè)額約新臺幣10億元;今年在日本前五大面包店將全數(shù)登陸上海的激烈戰(zhàn)況之下,將轉進更金字塔頂端的市場搶生意。
去年,宜芝多不惜頂下淮海中路百坪、年租金高達人民幣100萬元的門市地點,和勞力士、萬寶龍這些國際名店當鄰居;店里賣的多數(shù)是人民幣15元、比臺灣還貴的面包,卻人潮洶涌,消費不見手軟。
諸侯經濟學,得靠巷戰(zhàn)能力稱王
而在陸家嘴的正大廣場,可遠眺外灘的二樓角落,宜芝多還開了一家專賣蛋糕的新品牌i-cake,全店鑲嵌光芒奪目的水晶,座位用的是鬼才設計師飛利浦.史塔克設計的ghost壓克力椅,一張要價新臺幣近萬元。設備加裝修費共花了人民幣250萬元,月租更高達人民幣14萬元。接下來i-cake還要開在淮海中路的卡地亞樓上。
第三波紅色財富的機會,是留給更有策略的人。當市場先行者忙著升級、平移市場,臺商圈都呼吁現(xiàn)在才要登陸的業(yè)者,不要再搶灘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了。開旗艦店還可以,但主力應該瞄準二、三線城市,才有發(fā)展空間。
“大陸是‘諸侯經濟’,只要巷戰(zhàn)能力夠強,就能據(jù)地為王。”王耀輝觀察。在廈門,臺商經營的豪利來快餐就開了30家店,在當?shù)匦∮忻麣。而臺商陳仲宏01年成立的有意思快餐,總部在上海,當?shù)貐s看不到半家店。因為他采取從鄉(xiāng)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鎖定三、四級城市拓點,三百家店從江浙延伸到河南、四川,“有意思開到哪里,都是當?shù)氐牡貥恕?rdquo;每月有一半時間在外巡店的陳仲宏說。去年有意思總部光是供應原物料的營收就有新臺幣4.5億元,吸引二十家創(chuàng)投登門拜訪,表明投資意愿。
就算敢落腳一線城市,臺商也要找到突圍的生存之道。07年登陸的CoCo都可,在已經殺紅眼、甚至主要是臺商自己砍自己人的外帶飲料市場,堅持不爭商業(yè)區(qū)的黃金店面,逆勢在小區(qū)找點,以免獲利被店租吃光,反而殺出一條血路,迅速展店450家。一茶一坐高級專員李國榮就特別留意,「就算在商業(yè)區(qū),我算過,都可常開在馬路旁進去的巷子里面第五間!
03年成立,旗下有LA KAFFA六角咖啡、日出茶太等飲料品牌的六角國際,算是飲料市場的新生代,卻采取了策略聯(lián)盟的方式,分進合擊大陸市場。08年,六角國際將甜品技術授權給大陸的巴貝拉義式餐廳集團,協(xié)助對方開設“果留仙”品牌,專賣綿綿冰等臺灣甜品,收取分四年給付的人民幣2000萬元技術授權金。
接著,六角國際又和在大陸已有四千家門市的味千拉面合作,供應菜單上冰品類的原物料與技術。去年六角國際才在上海正式開出日出茶太等自有品牌門市,與技術授權、代工三線并進,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降低了登陸的風險。
“當初我怕和巴貝拉合作,心想怎么可以不掛我的品牌?怕他把市場做大了,我進不去。”后來董事長王耀輝轉念一想,“中國那么大,他在上海成功,我到蘇州另創(chuàng)一個品牌總可以吧?他還等于幫我測試市場。”
“在臺灣做生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為兩千三百萬人的市場,只有把第二名、第三名干掉才能存活。你去看美國漢堡市場,前八大都可以存活。千萬不要用島國觀點來看大陸型經濟。”這是王耀輝向大陸人學來的一課,“在大陸,整個思惟要放大,只要能把公司做大,什么合作都可以。”
這兩年,不少家族經營的中小型企業(yè)、小吃名店,對大陸市場躍躍欲試。和服務業(yè)共生的地產開發(fā)業(yè),也出現(xiàn)了“臺灣名品城”、“臺灣一條街”、“臺灣映象館”等類似的美食名店街開發(fā)案,不停穿梭兩岸舉辦說明會,吸引臺商進駐。
藉由“打群架”的力量集客結市,初來乍到的臺商可省下找門市的心力,不失為一個登陸的好方法。經濟部長施顏祥點出,小店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在于:“只有一套經營人馬,這不是去臺灣館、臺灣街開店,就可以解決的。”業(yè)者必須很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去大陸,或為什么還不能去的理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來源:今周刊 林孟儀 責編: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