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街網據《第一財經周刊》消息:不光是水和面包,現在,這家之前陷入爭議漩渦的法國公司還提供口罩、手套、帳篷,它的物流系統(tǒng)成為一條可以依賴的生命線。 正在四川社科院就讀研究生學位的劉建5月14日一整天都沒能買到一瓶礦泉水。起因是一條“都江堰一化工廠發(fā)生爆炸,成都水質受到污染”的謠言,最初它在互聯網上流傳,接著是手機短信,然后恐慌像風一樣奔向這個城市的角角落落,導致每個人神經緊繃,并在14日幾個小時里爆發(fā)。 于是,瘋狂的搶購發(fā)生了。 14日上午10時至11時30分,成都一環(huán)路南三段,行人神色匆匆,紛紛涌進了這里的好又多超市,分身乏術的店長王小禹說,一上午,門店進來了大約有4000多市民,包括近700箱礦泉水在內的3000箱左右飲用品被搶購一空。而劉建所在的四川社科院的研究生公寓附近的超市和便利店也從11點開始搶購,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天上午。“礦泉水不斷地送來,不斷地被搶購光。”劉建說。 水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成為成都市最為稀缺的商品。作為成都市擁有5家門店,向城區(qū)40%的人口主要提供水和食品的最大零售商,家樂福也難以幸免。 13時25分,《第一財經周刊》記者在家樂福八寶街店看到,三層賣場內擠滿了前來搶購水、大米、面包等生活用品的市民,礦泉水、面包等貨架早已空空如也。隔幾分鐘送來的礦泉水,眨眼的工夫就被瓜分殆盡。 “謠言傳播得很快,平時可能只買一兩瓶水的顧客,現在很多人幾件(箱)甚至十幾件(箱)地往購物車里搬。”即便是事后回想起來,家樂福中西區(qū)公共事務經理周黎心里還是有點慌,當時,成都家樂福5家門店都出現了短暫缺貨。 搶購的結果是,稀缺的礦泉水在黑市上價格飆升,“一件(箱)24瓶的礦泉水一度在黑市賣到60元。”格林豪泰成都酒店的采購人員說,由于酒店無法承受價格上漲,從2月28日開業(yè)到5月13日,他們以前每天都會給每個房間提供兩瓶免費樂百氏礦泉水的服務已經取消,原因是無法承受這部分的開支。 余震頻繁、信息不對稱的特殊災害環(huán)境,已經成為謠言生長的溫床,僅靠政府快速的信息公開已然無法完全消解謠言對于市民的影響。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證明政府公布信息真實性的一系列實際措施,快速公開信息可能出現反效果,謠言只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消極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搶購不可怕,只要我知道還有礦泉水在源源不斷的運進成都,只要我知道超市里還有水在賣。謠言就不攻自破”。劉建的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態(tài)。這意味著,成都市必須有一個強大而穩(wěn)定的物流和供應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不僅能保障成都市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而且可以保證災區(qū)有一個穩(wěn)定的后方,順利的將救災物資運送到身處地震災害中心的百姓和解放軍手中。 成都市政府早已意識到這一點。家樂福中國區(qū)副總裁呂中立5月16日在成都接受《第一財經周刊》采訪時說,5月13日凌晨5時,成都市商務局就找到家樂福等成都市比較大的零售企業(yè)負責人溝通,并向他們介紹了自5月12日地震發(fā)生后已經啟動的應急預案,預案的第一條就是成都市商務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到各大商場、連鎖機構做工作,協(xié)調解決企業(yè)的困難;其次,成都市商務局已經協(xié)調生產企業(yè)加大生產力度,并要求各商家盡快補貨;第三,成都市商務局負責監(jiān)測市場異常反應。 在全國擁有強大物流系統(tǒng)和豐富供應商資源的家樂福優(yōu)勢不可替代。而家樂福也即刻利用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把自己的系統(tǒng)嵌入到政府的救災體系中,希望把家樂福的物流系統(tǒng)和龐大的供應商資源變成一條可以依賴的生命線。 5月13日早8時,家樂福召開緊急會議,組織成立救災危機處理小組,小組由中國區(qū)副總裁呂中立負責,成員包括中西部地區(qū)成都和重慶的區(qū)域經理,采購主管等,每天會商1到2個小時。 13日當天,家樂福調集自己的8輛運輸車讓自己的第一批物資——價值22萬的生活必需品運往離成都最近的重災區(qū)都江堰市。呂中立親自押送,他說:“非典我們在這兒,雪災我們也在這兒,今天我們還會在這兒,因為我們一直說家樂福(中國)是一個中國公司。” “如果我們的供應出現問題的話,毫無疑問它會給成都的居民帶來恐慌。”呂中立告訴《第一財經周刊》,除了保證成都所有門店生活用品供應充足、正常營業(yè)外,政府救援物資的供應也是重中之重,壓倒一切。受災地區(qū)有些急需的物資,會與紅十字會進行溝通,由家樂福去尋找合適的供應商保證物資供應。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責任編輯:link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