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天下匯頻道 >> 正文
報告:全國主要城市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總體減少 北京比重最高

  北京7月28日消息,據(j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我們不是在打工,就是在打工的路上。”對于奔波在城市中的上班族來說,沒有什么比這句話更能反映生活的現(xiàn)實。

  近日,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jiān)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發(fā)布《2021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jiān)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報告》給城市居民做了一個整體的通勤畫像。

  你平時上下班用時多少?能否達到5公里的“幸福通勤”?超過60分鐘的“極端通勤”里是否有你?

  《報告》從通勤時間、通勤空間、通勤交通三個維度提煉出10項指標,描繪2020年中國主要城市居民的通勤特征。

  《報告》主要選取的城市對象,42個中國主要城市,包括4個超大城市,10個特大城市,18個I型大城市,10個II型大城市。今年,新增7個軌道交通開通運營的城市,力爭在同一標尺下對比分析更多城市案例。

  該項目負責人、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分院數(shù)據(jù)應用與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付凌峰說:“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持續(xù)的數(shù)據(jù)觀測來度量一下這個城市是怎么長大的,我們的生活是怎么變化的。”

  10項指標中排在第一個的就是“核心目標”,也就是一個城市45分鐘以內(nèi)通勤的比重。付凌峰說,之所以用時間來衡量,不區(qū)分交通方式,是考慮到城市差異和人體感受來界定的,同時,在這其中,也希望城市能為市民提供更多元更豐富的交通工具選項。

  目前,多項國家層面規(guī)劃都將45分鐘通勤比重達到80%以上作為重要目標。2020年,中國主要城市45分鐘以內(nèi)通勤比重總體平均水平76%,其中超大城市68%、特大城市73%,距離80%的目標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10項指標中還有一個很醒目的名詞叫做“幸福通勤”,這里的標準是用距離來界定的,也就是通勤“門”到“門”的距離是5公里以內(nèi)。付凌峰認為,這樣的職住距離,更能給人幸福感。

  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極端通勤”,也就是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報告》顯示,全國主要城市“極端通勤”比重為12%,35個年度可對比城市中,25個城市在下降,5個城市與去年持平。其中,北京依舊是“極端通勤”人口比重最高的城市,達到27%,同比增加1%。此外,重慶、沈陽、長春、大連4個城市的“極端通勤”人口,也增加1%以上。

  付凌峰介紹,通過對比兩年的《報告》,發(fā)現(xiàn)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總體在減少,超過百萬人“極端通勤”得到改善,同比降低1%。同時,通勤距離也正在縮短,深圳、西寧、銀川的縮短幅度最為明顯。

  付凌峰介紹說:“在這35個城市里面有21個城市通勤距離都在縮短,只有5個城市在增加,實際上是人在自發(fā)縮短距離,改善通勤狀態(tài)。”

  然而,這一年間,職住分離程度正在增加,武漢、重慶、廈門、寧波、南昌等最顯著。

  付凌峰介紹,這也反映出我們的城市范圍正在擴大。他說:“我們的城市還在逐步向外拓展。我們還有一個指標,描述了一個城市通勤輻射到的空間尺度。比如,去年北京市的通勤空間半徑大概40公里,今年北京的通勤空間半徑增加了一公里,達到了41公里。”(來源:央廣網(wǎng) 記者 周堯)

搜索更多: 通勤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